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農藥零增長 天津菜籃子更安全

   日期:2015-12-04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_zx    瀏覽:2497    評論:0    

  農藥,一頭跟農作物生長關聯;一頭又跟菜籃子有關。農產品要豐產,就要防治病蟲害,就要噴灑農藥;但是如果過量使用就會危及菜籃子的質量安全。怎樣盡量減少農藥的噴灑數量,兼顧農業豐收和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已經成為當下社會關注的熱點和焦點,也是農業部門正在著手解決的重大課題。為此,農業部提出了“農藥使用量零增長戰略”,力爭到2020年實現農藥使用量零增長。目前,本市有關單位也在積極行動起來,規劃并開始實施天津農藥零增長行動,主要包括“一構建,三推進”,減少農藥使用量,確保菜籃子更加安全。

  高濃度使用農藥 農業生產缺乏科學性

  據文獻記載,天津采用農藥防治農業病蟲害開始于1948年,到目前已經近70年歷史。應該說,農藥防治病蟲害為農業豐收做出了一定的貢獻,每年的豐收幾乎都是蟲口奪糧。也應該看到,由于農業生產過分依賴農藥,大量農藥通過徑流、滲漏、漂移等流失,污染了土壤和水體,對農業生產環境造成嚴重影響,危及農產品質量安全。當前農藥使用過程中主要存在用量大、使用不規范、利用率低三大問題。我國農藥使用量占世界總用量的七分之一,利用率卻不足三分之一。

  市農業植保站專家楊愛賓告訴記者,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是:高濃度使用農藥;農藥藥械不合格,跑冒滴漏嚴重。由于農民對正確使用農藥的知識相對缺乏,加上防治心切,促使他們大劑量使用農藥。比如,2012年一些區縣發生玉米黏蟲,就大劑量使用殺蟲農藥。有些農戶噴灑的農藥濃度竟然是標簽規定濃度的好幾倍,雖然殺死了黏蟲,但是在客觀上對農業環境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一位農戶告訴記者,他們之所以高濃度使用農藥,原因有兩個:一是擔心購買的農藥質量不達標,按照它的標簽濃度使用殺不死害蟲,所以就只能使用大劑量、高濃度。二是殺蟲心切,恨不得農藥噴上去,蟲子就立刻被殺死。所以在這兩種因素的影響下,大劑量、高濃度使用農藥。

  楊愛賓說,其實針對農業病蟲害的防治,國際上都采取農藥防治手段,只不過發達國家農藥使用量較小,而且使用科學,農藥的利用率較高。而在我國,有時為了追求高產,一些農作物會過量使用農藥。水稻從插秧到收割,一般需要噴灑4次農藥;小麥需要2-3次,棉花對農藥的需要量更大。然而最讓人擔心的還是設施大棚蔬菜用藥,一些菜農為了減少病蟲害的發生,就大劑量使用農藥。有些農民噴灑菜田的農藥濃度竟然是標簽規定濃度的3倍左右,而且把蔬菜從里到外全部噴灑,農藥用量很大,不但造成質量安全隱患,而且還會讓害蟲產生抗藥性,形成惡性循環。

  近年來,本市農藥管理部門采取了多項有力措施,嚴格規范農藥銷售,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是依然有少數村莊的農藥銷售店經營者只顧賣藥,只管自己小店的經濟效益,對于普及科學使用農藥關注度不高,缺乏“莊稼醫生”。還有些小店一味推銷廠家的新農藥,號稱價錢低、藥效好。殊不知,這些說法只是店主替廠家做廣告而已,把農戶當試驗品,自己拿回扣。還有一些小店特別樂于向農民推銷國外產的農藥,因為利潤要高于國產農藥,但是一些進口農藥中文標志不全,不少農民看不懂使用說明,造成胡亂使用,污染環境。

  開展農藥零增長 急需清除堵路障礙

  農業植保專家張志武認為,要開展好農藥零增長,需要綜合配套,多管齊下。目前在田野勞作的農民一般都是50-70歲的中老年人,他們年齡大,缺乏科學用藥常識,只憑習慣種田,接受新事物困難。為此,首先要搞好對這些人的培訓,但是由于他們常年勞作,又沒有固定時間集中起來聽課,所以培訓普及的難度也很大。近年來,本市開設了農民田間學校,效果不錯,只可惜數量不足。要解決這個問題,目前最可行的手段就是以農業合作社為平臺,利用其種植面積大,管理規范、人員分工合理等優勢,作為基層農業植保、科學用藥培訓的切入口。而對于一家一戶的農民,進行流動性科普十分必要,但是難度較大,還需探求新的途徑。

  記者采訪發現,目前一些農民大劑量、高濃度用藥的另一個主要原因是不懂得怎樣科學用藥,以為只要大劑量、高濃度就可以把害蟲殺死,其實不然。因為有的病蟲害已經產生了耐藥性,所以不能多次使用一種農藥;有的農戶噴灑的農藥不對癥,白白使用;還有的是錯過了最佳防治期,造成殺蟲困難,效果不明顯。張志武認為,因為每年的病蟲害發生都呈現復雜化現象,所以防治就不要采用去年的老做法,而是要對癥下藥。這就需要提前搞好病蟲害的監測預報。天津市農業植保站每年都采取多項措施,為農民發布準確及時的病蟲害預報。但是因為每個區縣、每個鄉鎮、每塊農田的病蟲害不同,所以很難做到滿足所有農戶的實際需求,還需要增加基層監測人員、增大監測資金支持,延伸監測鏈條,使農作物病蟲害監測深入到每個鄉鎮、村莊。

  楊愛賓介紹,一些落后的農藥藥械仍在使用,也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其中包括手動噴霧裝置,這種產生于上世紀80年代的藥械,因為價格便宜、好維修等原因,目前仍然在大范圍使用。但是這種噴霧裝置最大的問題是作業效率低,農藥的跑冒滴漏嚴重。近年來還有一些農戶利用農用三輪車作為動力,利用長長的噴管進行大范圍的噴藥作業。雖然效率提高了,但是對農藥的浪費也很嚴重,藥量一般是實際需求量的3-4倍。

  農藥零增長 天津在行動

  市農藥檢定所所長吳兵兵告訴記者,近年來,本市在農藥監管方面成效顯著。一是全面禁止高毒、劇毒農藥在菜田、果園等種植區域使用;二是下大氣力抓好農藥的市場檢查,對于各種不合格農藥進行了嚴厲打擊。這些措施切實加大農藥市場監督檢查力度,保證了農藥產品的質量,為實現農藥零增長打下了良好基礎。

  實現農藥零增長,就要嚴厲打擊查處假農藥、劣質農藥,提高農藥質量,減少低效農藥投入使用,從而減少農藥使用量。今年前11個月,市農藥檢定所收繳高毒、過期、劣質農藥共計22.1噸;組織進行了多次農藥市場抽檢,共抽樣478個,立案處罰質量不合格農藥66批次,為農業生產用藥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大力開展農藥“隱性成分”專項治理,確實減少農民誤用。農藥產品中“隱性成分”會讓農民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濫施藥,對農產品質量安全和生態環境風險高。為此,該所組織開展打擊非法添加“農藥隱性成分”行動,研究制定了農藥隱性成分檢測方法,并對今年抽檢的478個樣品開展隱性成分篩查,對34個批次添加隱性成分的農藥進行了處罰,減少了農藥誤用和濫用。

  實現農藥零增長,還需要大力開展低毒生物農藥示范與補貼。依托市財政專項支持,市農藥檢定所相繼在靜海、薊縣、武清、寶坻、西青、寧河等區縣,建立15個集中示范區,在花椰菜、甘藍、黃瓜、番茄、菜豆、芹菜、辣椒等8種蔬菜上開展試驗示范;推廣苦參堿、印楝素、甜菜夜蛾核型多角體病毒、苦皮藤素等11種生物農藥,示范區占地370多畝。依托農業部低毒生物農藥推廣補貼項目,他們還在靜海建立低毒生物農藥補貼示范縣一個,補貼4個合作社及種田大戶,補貼面積8000多畝。據粗略統計,這些低毒生物農藥的推廣使用,減少化學農藥使用量16噸以上,有力地支持了農藥使用零增長計劃的落實。

  據了解,本市正在全面貫徹實施國家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方案,技術路徑是:控制病蟲發生危害;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替代高毒高殘留農藥;用大中型高效藥械替代小型低效藥械;推行精準科學施藥,推行病蟲害統防統治。重點措施是:進一步提高病蟲監測預警體系建設,提高監測預警的時效性和準確性。集成推廣一批技術模式,建設一批綠色防控示范區,培養一批技術骨干,促進大面積推廣應用。大力促進統防統治與綠色防控融合,提升組織化程度和科技化水平。為此,市植保站等部門將聯合各區縣和有關單位重點搞好病蟲害監測和預報,提供示范防治技術;加大推廣物理方式除治病蟲害力度,大力推廣黃板、殺蟲燈、防蟲網,開展人工引入病蟲害天敵防治新手段防治。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