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福州市與日本長崎市續簽水產交流協議書。在2008年協議書的基礎上,本次協議書進行了修改、完善,增加了人工魚礁、底播養殖、赤潮監控、水產品加工等技術交流內容。
今年是福州與長崎締結友好城市35周年。自1980年兩市締結友好城市關系以來,兩市水產界在技術交流、種苗互贈、研修員互派等方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成為兩市交往的重要組成部分。1985年以來,長崎市先后向我市贈送了盤鮑、紅海膽、海葡萄等優質海產品種苗;福州市也向長崎市贈送了海帶苗、雜交鮑等優良品種。其中,以盤鮑與海帶的交流互贈最為成功,成為兩市水產種苗交流的兩大亮點。
福州市1981年起向長崎市派出漁業研修生,35年來共選派研修生11批、14人次到長崎學習。學成歸來后,學員們在環境保護、漁業資源管理、良種引進、增養殖技術等方面頗有建樹,在各自的崗位上發揮了骨干作用。2008年,“福州市與長崎市水產交流協議書”正式簽訂,兩市每年互派1名水產研修員,研修期1個月。截至2013年,我市先后派出5名研修員,長崎市先后派出4名研修員,到對方考察學習,使兩市友好往來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11月9日至11日,長崎市副市長加藤邦彥率長崎市友好代表團訪問福州市,先后考察了連江官塢海洋開發有限公司、福州市海洋與漁業技術中心,雙方就海帶、鮑魚、金槍魚等養殖技術課題進行了座談、交流。11日晚,在兩市領導人的共同見證下,市海洋與漁業局局長林心鑾和長崎市經濟局水產農林部部長原田泰光簽署福州市與長崎市水產交流協議書,該協議自簽字之日起生效,有效期5年。水產交流協議書的續簽,必將推動兩市水產交流向更深層次、更廣空間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