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水產養殖,不僅產品講究生態、綠色,養殖過程中也不能對環境造成污染。針對水產養殖的尾氣尾水治理問題,今年,大麻鎮結合“五水共治”、“藍天工程”的要求,大力實施溫室甲魚尾水尾氣的生態化治理,推動現代生態循環農業發展和農村生態環境改善。
“要求養殖戶進行治理,但治理的錢花下去成效怎么樣,要實實在在擺出來才最有說服力。”大麻環保所工作人員介紹,大麻鎮實施水產養殖生態化改造采取試點先行的方式,選擇水產園區作為治理試點,每800至1000平方米溫室配備一個30立方米的沉淀池和一個500立方米的生化池,通過沉淀和生態化處理后的尾水可以循環使用。
一看治理效果不錯,養殖戶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根據養殖戶各自的溫室大小、水深、周圍有無土地、外塘養殖面積等,大麻鎮采取“一戶一方案”的方式,因地制宜落實尾水治理工作,而且在參照治理試點的基礎上,盡力為養殖戶尋找更為經濟但仍保證治理效果的方案,這樣一來,養殖戶們的參與熱情更高漲了。據統計,大麻鎮共有溫室棚的甲魚養殖戶83戶,目前,有72戶已經完成溫室甲魚尾水處理設施建設,其余也正在積極建設中,力爭到年底可以實現無害化處理池“一戶一池”全覆蓋。
在積極實施尾水治理的同時,大麻鎮還在尾氣治理上加大力度,通過對水產養殖加溫設施進行生態改造即木屑爐改造成生物質鍋爐,減少高污染燃料的使用,降低對空氣的影響。記者了解到,全鎮目前已完成鍋爐改造近100臺,改造燃燒邊角料的加溫設施200多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