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yǎng)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武漢:肉類蔬菜戴上“健康手環(huán)”

   日期:2015-10-12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_zx    瀏覽:5587    評論:0    

  11日,秋日的曙光,剛灑進白沙洲鮮肉交易市場,住在附近的市民劉豐彩,趕往增益肉品冷鏈廠后面的鮮肉攤點。“聽說這里的豬肉都是有‘身份證’的,吃起來放心些。”

  原來,這里售賣的看似普通的一塊鮮肉,現在都有一個特殊的“隱形身份證”——行內戲稱為食品安全的“健康手環(huán)”。

  與人們平時佩戴的智能健康手環(huán)不同,這種手環(huán)是看不見的,但是,當市民購買后,它會隨同標簽,以二維碼的形式被打印出來。

  與智能健康手環(huán)相同的是,它全程記錄了這塊鮮肉從養(yǎng)殖場、屠宰車間、檢疫部門一直到市民餐桌的健康狀況。

  帶著這種健康手環(huán)的,不僅僅只是鮮肉,還有各類蔬菜、熟食、糕點、面點和豆制品等食品。

  而這項工程,被稱之為武漢肉菜質量安全追溯系統。

  在前天召開的武漢肉菜質量安全追溯系統建設工作進展情況新聞通氣會上,市食品藥品監(jiān)管局副局長姚彬宣布,我市肉類蔬菜質量安全追溯體系頂層設計已完成,一個平臺八個子系統,實現從農田到餐桌全覆蓋、全環(huán)節(jié)的食品安全追溯。

  這個系統將對武漢千萬名市民生活產生哪些影響,市民如何使用,目前哪些地方已經安裝使用了這一系統?

  105名市人大代表

  催生“一號議案”

  在今年2月的市人大會上,105位市人大代表聯名提出《關于建立和完善肉類蔬菜質量安全追溯體系案》。

  經表決,該議案被列為今年“一號議案”。

  經過8個多月的努力,與議案相關的頂層設計已完成,由1個平臺8大子系統組成,其中,1個平臺指的是城市肉類蔬菜追溯管理平臺,8大子系統分別指的是種養(yǎng)殖環(huán)節(jié)追溯子系統、屠宰場(廠)追溯子系統、批發(fā)市場追溯子系統、重點食品生產銷售子系統、超市追溯子系統、標準化菜市場追溯子系統、肉品專賣店追溯子系統和團體采購追溯子系統。

  它們覆蓋了市民“菜籃子”里的重要食品品種,有肉類、蔬菜、豆制品等日常消費食品,也有一些重點監(jiān)管的食品。也就是說,通過“1+8”,實現從農田到餐桌全覆蓋、全環(huán)節(jié)的食品安全追溯。

  環(huán)環(huán)相扣:

  肉菜產銷全程有記錄

  這套系統是如何實施監(jiān)管的?

  市食品藥品監(jiān)管局食品流通監(jiān)管處處長李東林介紹,環(huán)環(huán)相扣,讓肉類和蔬菜從出生就有“身份證”。

  比如在種養(yǎng)環(huán)節(jié),追溯系統從市級以上蔬菜生產農業(yè)龍頭企業(yè)、農民專業(yè)合作社開始信息采集。目前已有83家農業(yè)企業(yè)和農民專業(yè)合作社參與建設,它們將在10月底前全部納入武漢市種養(yǎng)殖環(huán)節(jié)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子系統,實現安全信息可查詢、流向可追蹤、責任可追究。

  在鮮肉加工環(huán)節(jié),目前已有7家A類生豬屠宰廠(場)完成追溯系統的升級改造和數據對接,這里的源頭信息既可以在終端現場或網上通過追溯碼查詢,也可通過二維碼查詢。

  在批發(fā)銷售環(huán)節(jié),白沙洲、四季美、皇經堂三大批發(fā)市場納入數據采集。目前,增益供應鏈武漢公司自行投入資金5000萬元,基本完成白沙洲市場肉品批發(fā)流通節(jié)點追溯子系統建設任務。

  在零售環(huán)節(jié),已先后完成了全市8家大型內資、外資超市的120家賣場,80家中百便民超市食品安全二維碼追溯系統建設。

  市民如何查看“健康手環(huán)”

  李東林介紹,市民查看健康手環(huán)非常簡單,一是通過超市、菜市場以及食品門店設置的查詢終端輸入追溯碼或者是直接掃描交易小票上的二維碼即可查詢追溯信息;二是下載手機APP“智慧眼”,掃描價格標簽上的二維碼;三是通過肉菜追溯公共信息網,輸入追溯碼查詢追溯信息。

  不僅如此,超市二維碼追溯系統能與原有的放心肉追溯系統已經實現了對接,在全市120家超市賣場可實現用二維碼查詢肉品質量安全追溯信息。

  拿起手機掃碼

  就知視頻是否安全

  有了記錄,追責變得簡單和便捷。這套系統最大的亮點,就是所有數據面向市民開放。

  當市民拿起手機掃碼或用終端追溯信息時,既可按自身消費需求,知情選擇更安全的食品,還可發(fā)現問題食品,及時舉報,“倒逼”生產者、經營者不斷提高食品安全水平。

  市農委農產品質量安全監(jiān)管處調研員楊唐虎介紹,肉類蔬菜質量安全追溯體系,頂層設計時就要求追求信息精細化。種養(yǎng)鏈上,采集的數據有種養(yǎng)種類、產地、施肥用藥、成長采收時間等。加工鏈上,可追溯的信息有相關企業(yè)編碼、名稱、檢驗檢疫等。批發(fā)、零售系統,采集信息有生產加工日期、保質期等。對于同一肉菜品種,各個環(huán)節(jié)采集的質量安全信息沒有割裂,全部附著在食品上,形成全環(huán)節(jié)安全信息鏈條。

  “健康手環(huán)”上的數據

  不能更改

  對此,楊唐虎介紹,這套系統通過三種方式保證信息的真實性,一是給消費者追溯的信息和數據全部來源于業(yè)務開展過程中,而不是最后去錄入數據,因此保證產品溯源碼、產品信息的產生,是在實實在在的業(yè)務環(huán)節(jié)產生的;二是這個碼是不可變的;三是進了后臺的數據是不可被修改的。

  從追溯碼里包含的信息層面來說,一個食品全產業(yè)鏈被拆成不同業(yè)務板塊、業(yè)務環(huán)節(jié),每個業(yè)務環(huán)節(jié)用不同的系統做,信息在各個環(huán)節(jié)匯集完,再傳到城市管理平臺數據庫。這樣就能保證數據在采集部分是分散的,各地方要修改只能修改自己的,而且所有的讀碼設備、系統都實時傳到城市管理平臺的數據中心。

  數據進入數據中心后,首先進入各個業(yè)務系統數據庫,然后進入數據倉庫的業(yè)務系統層,然后一層一層往上走,最后形成向消費者展示的結果。

  3年后聯通全國肉菜流通

  追溯管理平臺

  昨天,姚彬說,武漢肉類蔬菜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已經為武漢——這個千萬人口的特大中心城市,描繪出了一幅守護食品安全的全景圖。

  為了守護舌尖上的安全,武漢將力爭用3年時間,確保追溯子系統信息與全市肉類蔬菜流通追溯管理平臺、全國肉類蔬菜流通追溯管理平臺互聯互通,實現肉類蔬菜流通的信息鏈、追溯鏈和責任鏈的信息存儲、過程監(jiān)控、問題發(fā)現、在線查詢、統計分析等功能。

  白沙洲蔬菜巿場,買賣雙方交易都進入追溯系統。

  “健康手環(huán)”

  上的數據是怎么來的?

  前天,在位于江夏的中糧肉品公司內,畜肉部總經理助理朱健,在電腦上演示了肉類追溯的數據是如何來的。

  首先,正規(guī)養(yǎng)殖場的每頭小豬出生后,飼養(yǎng)員都會在它們的耳朵上,打一個耳標作為“身份證”。養(yǎng)殖場地信息、藥物使用信息、免疫記錄、各階段飼料配方、消毒記錄、畜牧業(yè)飼料及飼料添加劑進出庫記錄和交易出場信息等,都在電腦上進行記錄。

  生豬進廠后,檢查“檢疫合格證”并核對耳標號無誤、無傳染性疫病和瘦肉精檢測合格后,方可進入下一道工序,并將進場豬源信息、瘦肉精檢測和巡欄信息錄入可追溯系統。

  在屠宰車間,將屠宰片肉信息通過手動輸入系統后,操作員將白條追溯碼釘至白條中后段軟膘處,實現白條追溯。分割車間內,電腦一體秤稱重,選擇產品名稱、豬場批次信息、鮮品及凍品流向等信息,打印條碼,粘貼在方體袋。最后,倉庫管理員對入庫散鮮品進行追溯標識掃碼配貨,配貨完畢后將對應的批次信息錄入到可追溯系統內。

  豬肉到達批發(fā)市場后,這些信息也就成了將來追溯它們來源的憑證。

  比如白沙洲鮮肉市場,這些豬肉進入到市場后,會進行每片過磅登記,每片重量自動進入系統,與掛鉤上的編號鎖定,檢疫人員會同步進行抽樣檢測。如果發(fā)現豬肉有問題,就可以通過電腦來找到豬的源頭,從而保證安全。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guī)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