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騰和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只聽見“叮咚、叮咚”聲不絕于耳。“這些都是淘寶、天貓、京東等網購平臺客戶下單的聲音,借助互聯網,我們能將水產城的海鮮24小時內送至江浙滬及北上廣。 ”公司總經理張迎春說,入駐舟山國際水產城水產品電子商務產業園區后,他的電商公司半年時間產值已逾百萬元。
記者從中國舟山國際水產城獲悉,近年來,水產城以提升改造為動力,把完善信息化建設作為國家級大市場建設的強力支撐,迅速搶占“拍賣交易中心、電子商務平臺和水產品交易所”發展高地,科學布局“五大中心”,向“智慧市場”華麗轉型。
記者在騰和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現場看到,一名衢州龍游縣溪口鎮的客戶通過網上下單,購買了香螺、小毛蚶、水白蝦各500克,梭子蟹1000克,該批貨物總價值為271元。“一般情況下,客戶明天早上9時可簽收,中午就能在家里吃上最新鮮的海鮮。”工作人員說。
“貨源全部派專人直接在船上收購,實現了讓漁船與食客‘面對面’。”原本從事物流產業的張迎春,今年1月注冊成立電子商務公司,現在公司每天保持著80多單的數量,最多的一天下單量超過了800單。
舟山國際水產城電子商務產業園區目前已入駐商家25戶,干品市場實體店電商17家。截至8月底,園區累計實現網上水產品交易額6200萬元,交易單數超過20萬單,在帶動市場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的同時,增加了產品流通銷售渠道,擴大了舟山水產品和水產城品牌影響力。
“實施電商換市戰略,我們還將與國內最強的第三方支付服務商通聯支付公司合作共建水產城電子商務平臺,平臺采用O2O模式,線上購買、線下體驗,并采用支付寶、手機微支付等多種付款方式。”中國舟山國際水產城副總經理王元峰告訴記者,該電子商務平臺開發和測試已完成,正著手開展平臺首批入駐商家招商工作。
建設“智慧”市場,水產城還推進了發布水產品價格指數工作,在市內設置60個、國內設置20個水產品信息采集點,水產品價格形成中心已逐漸成型。
水產城還改革傳統交易模式,實行水產品電子交易結算。“目前我們正著手研究水產品拍賣交易,逐步實現水產品現貨拍賣、現貨電子拍賣、現貨在線遠程拍賣和期貨在線交易等。”王元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