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南江縣紅光鎮玉柏村劉超的“養魚致富經”

   日期:2015-08-24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_zx    瀏覽:198    評論:0    
   汽車沿著平坦的鄉道前行,道路旁,一汪汪碧波蕩漾的魚塘連池成片。“魚塘旁那兩座正在修建的大樓是我們的科技大棚,用來培育魚苗。”近日,記者來到南江縣紅光鎮玉柏村,水產養殖戶劉超指著魚塘告訴記者。
 
  劉超是南江縣樂壩鎮人,2006年畢業于四川農業大學水產養殖學專業。“畢業之后我便成了北漂一族,在北京養了8年魚。”劉超說,去年回到老家,看到家鄉的變化如此大,青瓦白黛的巴山新居和發展成片的產業相融相合,村村通社社通的道路連成了線,村里的年輕人也漸漸地多了起來,家鄉的人氣越來越高,于是劉超便決定留在老家大干一番。
 
  說干就干,依托玉堂水庫,發展特色養殖。2014年7月1日,劉超成立了南江縣玉湖水產養殖有限公司,流轉土地300畝。“180畝是水池,120畝是土地。”劉超告訴記者,在發展特色養殖的同時,種植銀杏、紫荊等珍貴苗木,“現在苗木大概一公分左右長,4年見收益,既可以發展觀光旅游,又可以增加經濟效益。”
 
  拉漁網、撒魚食、搬機器……楊森文在水產養殖有限公司已經工作了一年多了,他說:“每天的工作是喂喂魚,再觀察魚苗的生長情況。”公司沒成立之前,楊森文守著家里的幾畝地種點玉米、稻谷等糧食作物,一年到頭也就四五千元收入,現在在公司上班,自己跟著學,水產養殖技術得到了很大提升,每個月能拿個3000左右的工資。
 
  “目前公司有40余名工人務工,像楊森文這樣的長期工有16個。”劉超說,“工人每天100塊錢的工資,當月結算。”
 
  在水池一旁,十幾名施工人員正熱火朝天地忙著,燒電焊、蓋屋頂……兩座藍頂白墻的科技大棚已基本成型。“按照科學發展水產養殖的思路,我們投資建設科技大棚,自己培養魚苗,專門養殖花鰱、白鰱等。”劉超自信滿懷地說,“除了流轉土地和水池,還承包了1800余畝的玉堂水庫擴大養殖,現在已經有收益了。”
 
  在玉堂湖畔,一汪汪水池就像鑲嵌在湖畔的璀璨明珠,依托水庫豐富的水資源、當地特色的鄉村旅游和越來越高漲的人氣,水產養殖戶劉超發展的特色產業正風生水起。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