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寧縣緊緊抓住自治區實施蔬菜產業增供增收“雙百工程”的有利時機,采取“政策引導、項目扶持、技術服務、典型帶動”等措施,以提高蔬菜自供能力,充實居民“菜籃子”為目標,實行訂單農業、設施與露地并重、建立農超對接等模式,調動一切有利因素,全力推進全縣蔬菜產業發展,全縣蔬菜生產實現了由季節性生產轉向周年生產的格局,規模效益均得到明顯提升,帶動了群眾增收致富。據了解,今年蔬菜面積發展到5.06萬畝(設施蔬菜2.81萬畝),分別較13年、14年增加8700畝、2100畝,增長21.8%和4.3%,且價格好、銷路暢、產量高,實現了規模效益雙贏。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一是行情好。今年蔬菜價格普遍高于去年,以西紅柿為例:去年西紅柿每公斤為0.6元,今年高達2元,比去年高1.4元。二是銷路好。蔬菜基地除了供應超市外,許多菜販都直接到基地選擇產品。三是產量高。隨著許多新技術、新品種的推廣與應用,蔬菜產量明顯高于去年,如:去年每畝西紅柿的產量在10噸左右,今年達12.5噸,每畝比去年高2.5噸。四是收益高。受價格好、銷路暢、產量高等因素的刺激和影響,蔬菜種植戶的收益遠遠高于去年。如:興新源蔬菜基地種植的300畝西紅柿,今年收入可達750萬元,是去年的4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