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維護市民的合法權益,保障農產品和農資產品的質量和安全,湖北宜都市四項措施嚴格把守農資源頭。
一是加強從業人員培訓管理。通過以案說法、印發資料、技術講座等形式,對全市369家農資經營戶進行集中培訓,普及法律知識,講授規范經營的技巧,并組織書面考試,現場審核經營條件。對符合條件的經營戶全部登記建檔,實行一戶一檔,跟蹤管理。
二是規范引導合格農資入市。采取農資門店張貼湖北省主導品種公告,《宜都農業》報刊登并張貼《真假農資識別》、《購種須知》、適宜本地種植的品種名單等資料、電視新聞講解等式,指導經銷商依法經營農資,引導農民選用放心農資,改變了過去單純監管農資經營戶的局面,從根本上堵住了違法品種的來源渠道。
三是實行品種登記備案制度。針對調進本市的水稻、玉米種子,要求代理商提供包括品種名稱、種子數量、調種憑證等方面的詳細材料。經過核實,對未經審定、質量有隱患、來源不清楚的種子,一律實行勸退。截止目前,共備種子代理商代理的“兩雜”品種78個;其中,水稻32個,備種3.12萬公斤;玉米46個,備種20.1萬公斤;登記備案品種全部為合法品種。
四是加強農資質量抽樣檢測。重點加強種子、農藥產品質量抽檢。今年已抽取水稻、玉米“兩雜”種子樣品76個,委托檢測玉米品種47個,水稻品種29個,經檢測發現的2個質量不合格玉米品種已責令退出本地市場涉及種子1000公斤;送宜昌委托檢驗10個;省監督抽檢3個,宜昌監督抽檢9個。抽取農藥樣品10個(除草劑、殺菌劑、殺蟲劑等),已全部送省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