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一味依賴化肥就會適得其反

   日期:2015-08-05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_zx    瀏覽:837    評論:0    

  隨著我國農民施肥越來越多,不但嚴重危害了我國的農業環境,而且還大大增加了農業成本,在河北北部的青縣蠻子營村,這位65歲老農的家庭擁有15畝耕地,一年下來,不計人工,他需要投入的農業成本在8000元左右。

  其中,最大支出是化肥。“1畝地每季至少一袋80斤的復合肥,30斤的尿素,差不多200塊錢,按15畝地計算,一年兩季那就是6000元。”種了一輩子地的馮子華向《了望》新聞周刊記者感嘆到,“這哪是撒化肥?簡直就是撒錢。”

  但是,馮子華們依然愿意甚至熱衷于這種“奢侈”的投入,因為他們堅信充足的化肥是糧食產量的基本保證。

  這樣的思維折射了中國農業一線生產者對于化肥的高度依賴。自上世紀70年代在國內推廣以來,由于在促進糧食增產中的快速效果,這一西方化工產品迅速成為農民的“寵兒”。

  中國統計年鑒的數據顯示,在1978年,全國化肥施用量還不足900萬噸,到2013年,這一數字已經接近6000萬噸,占世界化肥施用總量的三分之一,是美國和印度兩個農業大國化肥消耗量的總和。

  當然,化肥的品種也在更新換代,從最早液體形態的氨水到后來固體化單元素的磷肥、鉀肥、尿素,一直發展到當下的復合肥、緩控釋肥。

  但近年來,長期超標投入和粗放的施肥方式埋下的隱患開始慢慢顯現,最主要的危機是耕地質量的下降。農業部去年底發布的數據說,全國耕地退化面積占耕地總面積的40%以上。

  化肥過量使用或許不是問題的全部解釋,但至少是造成這一現實的重要因素。接受本刊記者采訪的多位專業人士認為,中國如果希望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目標,保護和提升耕地質量是一項關鍵而迫切的行動,這就亟需對長期“野蠻增長”的化肥投入來一次緊急剎車。

  這一問題亦引起決策層的高度關注,在7月下旬的一次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李克強總理表示,要力爭到2020年實現化肥和農藥使用量零增長,提高農產品質量,為餐桌上的安全提供源頭保障。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