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8月1日中午12時起,隨著東海蝦蟹開捕,舟山市2708艘漁船結束伏季休漁,離港開捕,預計最快兩三天內,將有大量捕蟹船返航。
面對新一輪的市場交易高峰,保證生產漁船的正常停靠,中國舟山國際水產城對新市場活品交易區開展了碼頭挖泥疏浚,目前疏浚工程已接近尾聲。此次挖泥范圍為1~8號碼頭向外100米,挖泥深度為最低潮位時水深3米為準。
據了解,在活品交易區運行之后,國際水產城經營戶普遍反映碼頭淤積嚴重。雖然水產城此前已投入50萬元自行將碼頭前沿進行過浚深,但因漁港航道淤積嚴重,仍無法滿足大中型漁船的安全靠泊。在禁漁期間,普陀區政府特別安排資金由沈家門港建設管理辦對漁港航道進行疏浚,以保障開捕后船只的正常靠岸交易。
為積極迎接“秋季蟹汛”,國際水產城新市場活品交易區疏浚挖泥工程特意趕在禁漁期之前啟動。“海水供應系統是活品交易區的生命線,直接影響梭子蟹上岸后的成活率和成活時間。新市場雖已建造了4個海水池,可一次性提供2000噸海水,但在交易高峰期,仍可能會存在一定的供應風險。”國際水產城相關人士告訴記者,為此,水產城投資150萬元對海水池進行擴容和管道增設,完成后,將能增加960噸海水供應量,并擁有地上、地下兩套供水管道;水產城還積極動員經營戶在門店內設置海水可循環利用系統,提高海水利用率,降低使用成本。
同時,國際水產城還引進了年交易額3億元的岱山蟹籠船團隊,并開辟出一個面積達1000多平方米的場地用于該團隊的安置。
國際水產城相關人士表示,此舉不僅能將梭子蟹貨源牢牢掌握在新市場中,為新市場進一步聚集人氣,增強水產城的行業競爭力,而且還能避免未來可能出現的本市同行業惡性競爭。
總體來說,進入8月后,舟山市各地市場上將迎來新一批的新鮮海捕魚蝦蟹,市民餐桌上的海鮮美味也會更加豐富。此次“解禁”開捕的以桁桿拖蝦、籠壺類和刺網類等作業漁船為主。這三類漁船開捕后的主要漁獲物有紅蝦、沙蝦、滑皮蝦、梭子蟹、方頭魚、白姑魚、紅娘魚等,還兼捕少量的鯧魚、小黃魚、鮸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