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藍莓果進入成熟期,連日來,位于黑龍江伊春五公路19公里處的友好區萬畝藍莓基地內,游客絡繹不絕,有在園子里呼朋引伴發微信曬照的,有與親朋好友合影留念的,有攜妻帶子體驗采摘品嘗的……好不愜意。
“這兩天剛下過雨,這時采摘的藍莓更香甜。”“大一點的是北陸,小一點的是美登。”游客們一邊采摘一邊閑談,更有工作人員給游客指點:“果蒂處,如果還有紅色或青色的,都不算最成熟。采摘藍莓就是要摘顏色深、皮上掛‘霜’的成熟果子。”
記者放眼一望無際的大地,只見藍莓果兒像可愛的藍色精靈一般掛在蔥綠的枝頭上,飽滿的果粒把粗壯的枝條壓彎了腰,一派豐收景象。
“美登屬于早期成熟結果的藍莓品種,果實偏小,一般一棵成年美登藍莓果樹結果2斤左右,今年,我們公司種植的藍莓坐果面積達到了1000畝,現在每天大概要雇用200多名采摘工人完成采果,預計產量可達50多噸。等到完全定植量產時,年產能達到1500多噸,可解決500人就業。”大慶泓洋有限公司銷售經理王立敏告訴記者。
大慶泓洋有限公司于2011年進入該園區,公司打造集種植、倉儲、加工為一體的現代化企業,計劃種植4500畝,現在已經定植了2000畝。記者看到大地上人頭攢動,除了興致勃勃的游客外,還有低頭忙碌采摘的工人們。“每天能采40多斤,3塊錢一斤,一天下來能掙100多塊錢呢。”采摘工人李秀梅笑著告訴記者。
近年來,友好區高舉生態大旗,以創建綠色發展示范區為目標,充分發揮資源和地緣優勢,先后出臺系列寬松產業發展政策,鼓勵投資企業進駐該區發展藍莓產業,探索一條“創綠色品牌、興區域經濟、富一方百姓”,具有友好區域特色的藍莓產業發展之路。目前,已有大慶鴻洋公司、伊春大自然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伊藍公司、寒地藍莓果業公司等6家企業在園區內進行藍莓種植。種植的主要品種有美登、北陸、奇伯瓦、愛國者、達柔、瑞卡、圣云等10余個品種,種植面積已達12000畝。
在采訪過程中,一位從福建過來的張先生告訴記者,他和朋友是自駕游過來的,因為藍莓有豐富花青素,抗癌防衰老,對人體有很好的保健功效,他們便不辭勞累開車過來采摘。記者了解到,第十五屆中國黑龍江·伊春國際森林生態旅游節將于8月9日在伊春開幕,旅游節期間,將舉辦“綠色伊春·藍莓之約”興安藍莓采摘節,組織游客赴友好藍莓基地,在科普考察的基礎上進行體驗性采摘,爭取將藍莓采摘作為伊春市常設旅游產品。目前,藍莓園已正式開園采摘,王麗敏經理向記者介紹說,自藍莓成熟以來,采摘園平均每天接待游客都達100余人次。
隨著萬畝藍莓種植產業發展戰略的深入推進,該區在實現農業轉型跨越發展、打造地方特色農業、有效增加農民收入和促進地方經濟持續穩定發展方面,已探索出了一條成功之路。2013年,友好省級農業科技園區、伊春市小漿果研究院、友好區藍莓協會、東北農業大學新農村建設基地、東北林業大學研究生實習基地、東北農業新農村發展科研院在友好萬畝藍莓產業園正式揭牌,標志著友好藍莓產業發展又邁上一個新臺階,形成了涵蓋研發、生產、加工、物流等完善的產業鏈條,也標志著友好在實現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進程中邁出了重要步伐。
按高標準規劃、高起點建設、高科技示范的友好區藍莓產業示范園區經過六年的建設,已具備規模,華麗亮身。不久的將來,必將以恢宏之勢、雄偉之姿,繪“藍”圖,展“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