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巧施肥料是增產的關鍵

   日期:2015-07-14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_zx    瀏覽:260    評論:0    

  大家都知道作物、土壤、氣候和農業技術措施等因素都是影響肥料增產效果的主要因素,不同作物的施肥原則不同,而不同土壤、氣候和設施也是造成肥料是否發揮極大作用的關鍵。那么,針對作物而言,根據需肥特性施肥是首當要考慮的重點。

  一、不同作物由于對養分的要求不同,肥料的增產效果不同。如水稻、小麥和玉米等作物需氮較多,施氮肥效果較好;豆科作物需磷、鉀多,施磷、鉀肥效果好;塊根、塊莖類作物如甜菜、甘薯、馬鈴薯需鉀特別多,增施鉀肥增產效果顯著。綠豆各生育時期對氮、磷、鉀養分的吸收特點是:氮前后期較少,中期最多;磷前期少、后期中,中期多;鉀前期中、后期少,中期最多。綠豆從開花至鼓粒,對氮、磷、鉀三要素的要求量最大。在栽培管理上要抓住開花前這一關鍵施肥時期。向日葵在苗期、現蕾期、開花期、結實期等不同生育時期,基本上是均衡地吸收鉀素肥料的,未發現吸鉀高峰期。所以向日葵施鉀肥以基施為好。西瓜對鉀肥需求量比較高,應適量增加鉀肥用量,可提高西瓜產量與產品質量。但不易施用氯化鉀,以硫酸鉀為好。不同生育期間對氮、磷、鉀養分的吸收量不同,幼苗期吸收量很小,約占總吸收量的0.55%;伸蔓期吸收量約占總吸收量的14%;結瓜期約占總吸收量的85%,結瓜期是追肥最好時期,并注意氮、鉀肥料配合使用。其他元素對西瓜的生長發育也是具有重要影響。在西瓜生長中前期,通過葉面噴施硼肥、錳肥也有很好的增產效果。

  二、滿足營養需求獲增產

  作物從土壤中吸收養分的階段,稱為作物的營養期。作物不同生育階段吸收養分的種類、數量和比例都是不同的,其中有兩個極其重要的時期,一個是作物營養臨界期,另一個是作物營養最大效率期。

  作物營養臨界期是指作物在生長發育的某一時期對某種養分的要求很迫切,不可缺少,如缺少,則作物的生長發育將受到嚴重抑制,產量也會受到影響,以后補施該種養分也很難彌補。這個時期稱為作物的營養臨界期。因此,在農業生產中,用少量速效肥料作種肥或作面肥和及時追肥,滿足作物營養臨界期的需要,有良好的增產效果。

  作物營養最大效率期是指作物吸收養分的速率最快、數量最多,施肥的效果最顯著的時期。一般作物營養最大效率期出現在生長旺盛時期。小麥與其他作物相比,需肥量較多。

  一是小麥生育期較長,并且大半處于低溫時期,土溫低,有機質分解慢。

  二是幼苗期長,基肥易流失。

  三是在干旱條件下,磷、鉀的養分形態不易被根系吸收,鉀又不能通過灌水來供應。

  三、注重巧施促根吸收養分

  一般而言,作物根系的生長發育是由淺而深,由近及遠,吸收養分的能力是由弱而強再轉弱。因此,施肥方法應按照這個規律進行。在施肥實踐中所采用的基肥與種肥、追肥相結合的施肥環節,不但符合作物不同生育階段對養分的要求,而且也適應根系生長發育的規律。

  不同作物根系入土深度不同,大多數雙子葉作物如棉花、大豆、苜蓿等直根系作物,根系的入土深度要比單子葉作物如禾本科須根系作物深。深根作物施肥深度應比淺根作物深。由于根系吸收養分的能力是幼苗期弱,中期強,后期又轉弱,因此幼苗期宜用水溶性肥料作種肥和面肥,后期可用水溶性肥料進行葉面噴施。

  植物根系的分布深度說明植物不僅從表土而且也可從底土中吸收養分。春小麥孕穗期從表層土中吸收的磷占83.3%,其余17%的磷是從30 cm以下的底層土中吸收的。開花期從底層土中吸收的磷增加到40%,灌漿期大約33%的磷來自于底層土。這表明底層土對植物吸收養分有一定的貢獻。

  綜上所述,作物施肥要有原則性,不能盲目施肥,也不能違背理論施肥,要利用不同的施肥方式和環節,使作物更有效的吸收養分,促進增產。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