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烏蘇市進行第二階段稻田蟹苗投放工作

   日期:2015-06-19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_zx    瀏覽:173    評論:0    

  6月15日,由新疆烏蘇市科技局組織實施的稻田養蟹項目在新疆烏蘇市西湖鎮、頭臺鄉進行了第二階段稻田蟹苗的投放工作。

  稻田養蟹是市科技局經過近兩年考察引進的一項技術,今年市科技局爭取項目經費15萬元,從遼寧省盤錦市光合蟹業有限公司引進優質中華絨鰲蟹蟹苗,分別在西湖鎮、頭臺鄉稻田實驗養殖550畝、200畝。市科技局聘請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祥合利達農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養殖專家對稻田螃蟹養殖、疫病防治、捕撈及保鮮運輸進行指導。為了加大推廣力度,市科技局計劃組織相關人員編寫本地養殖標準并每年培訓養殖戶20戶。

  據介紹,稻田養蟹是根據稻養蟹,蟹養稻,稻蟹共生的理論,把種植業和養殖業在人為的條件下科學結合起來的一種立體種養模式。它改變了原有單一平面傳統種植模式,對土地資源保護,高品質、高端大米生產十分有利,是一項促農業發展、幫農民致富的新技術,一般情況下,采用稻田養蟹立體生態生產模式的稻田,5月上旬插秧,5月中旬投放蟹苗, 9月中旬捕撈,9月下旬水稻收割。通過立體生態生產,實現“一水兩用、一地雙收”。

  西湖鎮大莊子村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于2014年成立,去年恢復種植了西湖水稻340畝,由于西湖水稻歷史久,口感好,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口碑和經濟效益。該合作社也由去年的5戶擴大到今年的25戶,種植面積擴大到1500畝,該合作社在不斷引進更好的稻種的基礎上,不斷探索創新,經過市場調查,發現該水稻田位于西湖鎮馬場湖水庫上游,水源充足,水質清新,非常適宜稻田螃蟹養殖。

  2015年,該合作社由市科技局從遼寧盤錦引進稻田養蟹技術,稻田養蟹550畝,引進中華絨鰲蟹“賽爾雪”河蟹蟹苗1750公斤,15萬余尾,投入費用18萬元,采用這種稻蟹共作立體生態綠色種養模式,可以達到一地兩用、一水兩用,水稻和河蟹可以共生的目的,并且有很好的互補效益。該合作社負責人莊洪明說,為了能讓螃蟹有一個良好的生長環境,我們的水稻都是采用人工除草的方式,絕對的綠色無污染,估計一水兩用,一稻兩吃額運作模式能讓一畝地純增收近1000元錢。

  2015年初,頭臺鄉沙東村黨支部經過村民大會同意,合作社以每畝600元的價格,租賃整合22戶土地298.7畝, 嘗試性建立200畝稻田養蟹試驗養殖基地,投放優質蟹苗10萬只,稻田里的螃蟹除了在每月初和中旬吃少量投放的飼料外,幼蟹能優化田間的水草和棲息物,覓食水稻田間的害蟲和蟲卵,節省了人工和成本,養殖出的螃蟹也綠色健康。而螃蟹連續多次蛻掉的外殼還能作為水稻的肥料,促進水稻的生長,形成健康綠色的循環生物鏈。

  根據測算,稻蟹混養這種模式,螃蟹畝產量25公斤,畝產稻谷500--550公斤,出米率70%,平均每畝出米350公斤,市場價每公斤10元,畝收入能達到3500元;螃蟹在阿里巴巴網上價格每公斤100元,畝產值2500元,共計畝利潤6000元,除去水稻和螃蟹的種養殖成本2000元,畝平均利潤可達4000元,成為農民群眾增收致富的新途徑。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