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連學生上學都送不起,這幾年種茶葉好些了,只要管理跟上來,種好茶葉賣出去,我們老百姓效益會更好。”3月10日,恩施市花枝山有機茶專業合作社社員彭庭英如是說。
當天,花枝山有機茶專業合作社召開了2014年度合作社分紅暨表彰大會,300多名社員拿到了交易額分紅和二次返利。
屯堡鄉花枝山村地處清江河畔,整塊整塊的山坡近些年都變成了綠油油的茶園。很多出門打工的村民返鄉發展茶園經濟,在自家門口依靠茶葉合作社致富。
合作社成立于2009年,茶農劉咸珍在這一年加入合作社,她家原來種玉米、紅薯等傳統農作物的土地全都用來發展茶葉,雖然面積不大,但在整個專業合作社里,她的茶葉產值卻是最高的。
“合作社對我們的茶園病蟲害防治等服務越來越好,我家6畝地年毛收入接近3萬元。”劉咸珍說,年度分紅還有接近2000元錢,比種其它的農作物要好很多。
過去的5年里,花枝山有機茶專業合作社通過探索建立適宜的經營模式,引得村民種茶的積極性越來越高。村民茶園種植面積已經由最初的300多畝擴大到現在的2000多畝,鮮葉平均每畝收入達5000元以上,最高每畝收入10000元左右。
這些年,合作社先后與市農業局、市科協等部門聯合,注重新品種、新物資的試驗示范推廣,派專業技術人員到田間地頭講解茶葉種植技術。特別是對社員的鮮葉,合作社實行同等級鮮葉高于市場價格的5%-10%進行保護性收購,讓當地村民能一條心地安心發展茶葉種植。合作社累計發展的2000多畝茶園帶動了周邊茶農增收8500萬元,讓8000多戶農民種茶致富的夢想變為了現實。
“我們適時開展技術培訓,提高社員對有機茶的認識,主要抓茶葉產業的質量品質。”合作社理事長劉中山介紹,合作社涌現了一大批的種茶大戶,種植面積達10畝以上就有10余戶。
品牌鑄就價值,營銷造就效益。恩施花枝山生態農業有限責任公司依托專業合作社,創建優質茶葉基地,打造出花枝知名品牌。同時,合作社與公司共抓銷售渠道和銷售網絡建設,去年銷售額達到5000萬元,實現利稅350萬元。
“我們把產品質量放在第一位,通過幾年運行已經有一套完善的管理機制、管理標準和一班管理團隊。”花枝山生態農業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劉小英介紹,合作社正在恩施市龍鳳鎮籌備成立2家花枝茶系列的專業合作社,將分別發展社員500戶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