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因海而生、因海而興,在每一個歷史的重要節點,海洋都深刻影響著城市的命運。2014年,日照作為全國海洋系統惟一地級市入選國家級生態文明示范區名單,并成為全省6個海洋經濟創新發展區域示范市之一,全市海洋生態保護、漁業安全監管、海洋牧場建設、漁港經濟區建設等項目全線推進,捷報頻傳。
同樣的在日照市萬寶水產集團休閑漁業示范基地,70畝濱海魚池內早已魚頭攢動,加上不遠處的趕海園和海水浴場,組合形成了一站式大型親海休閑體驗基地。目光南移,位于日照國際海洋城的市海洋水產資源增殖站休閑漁業示范園內也是一派如火如荼的建設景象。
作為推動濱海旅游的新增長點,休閑漁業在日照其實起步并不算早,但后發勢頭迅猛。目前全省僅有的15家省級休閑漁業示范點中,日照就已占到了3家,再加上20家市 級休閑示范園區,極大促進了全市休閑漁業大發展、快提升、成規模。
除了規模,休閑漁業也突破了單純意義上的旅游業范疇。市海洋與漁業局在布局規劃休閑漁業過程中,將其作為發展現代漁業的龍頭工程,充分結合漁業與旅游業發展特點,實現第一產業與第三產業的合理配置。
在嵐山區陽光海洋牧場,魚苗被投放到離海岸線7.5海里的海域供游客出海垂釣。如何避免魚苗投進大海后打水漂?“我們在海底沉放了大量的石塊礁體和混凝土空方型礁體,通過人工造礁和海藻增殖,緩沖了投礁區海水流速,形成魚類棲息的固定海洋牧場,換句話說,就是為魚造了一個安穩的家。”牧場總經理蘇照元解釋道。
據了解,僅2014年,日照市就自籌300萬元專項資金積極推進升級休閑海釣基地創建工作,全市海釣區服務設施配套、休閑垂釣環境日益改善,目前全市已建成人工魚礁511公頃,不僅對外提供了良好的海釣條件,而且對海洋生態保護和漁業資源修復發揮了重要作用,真正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有機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