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春茶采摘前夕,貴州省質監局、省農業委員會聯合發布實施了包括《綠寶石綠茶》、《都勻毛尖茶加工技術規程》等27項貴州省地方標準的《貴州茶葉標準技術規程》,這標志著該省都勻毛尖、湄潭翠芽、遵義紅茶等13種名茶的生產加工標準升級為省級標準,并突出了貴州綠茶的產品特色。
據介紹,近年來,隨著貴州茶產業科技水平大幅提升,產業基礎與發展階段躍升,市場條件的深刻變化,原有標準已嚴重滯后于生產發展和形勢的變化,如都勻毛尖、湄潭翠芽等標準已經落后于生產實際,手工生產不適應大市場需要,這都不利于黔茶規?;?、標準化、品牌化、集團化發展。
《貴州茶葉標準技術規程》最突出的一點就把所有品牌的一級、二級(包括珍品、特級)的水浸出物含量確定在40%以上,在貴州得天獨厚的地理生態環境中,只要按照標準生產的貴州綠茶水浸出物都能達到或高于40%,這遠遠高于國家標準的34%,將成為中國綠茶的新標桿。同時,更加強調質量安全,嚴格執行國家標準《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農藥殘留最大限量》、《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污染物限量》,禁止水溶性農藥,禁止催芽素和草甘膦。實行全程不落地生產,通過標準的實施快速推進清潔化生產。
貴州質監局有關負責人表示,《貴州茶葉標準技術規程》從標準立項到審定、發布先后歷經1年的時間,各品牌茶葉企業在今年新茶加工生產中按新標準生產,有利于提高清潔化、機械化、規?;a水平,并能針對不同的市場采用不同的拼配配方,保證產品外形、內質、風格等標準一致性,又能突出黔茶的優勢和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