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做好人感染禽流感疫情防控工作,按照省農業廳部署,7月1日起,深圳市正式在福田區開展家禽“集中屠宰、冷鏈配送、生鮮上市”的相關試點工作。福田區內的農貿(肉菜)市場、超市、餐飲業和其他公共場所,將不得再銷售和宰殺活禽,取而代之的是經過現代化加工方法配上嚴格檢疫檢疫的生鮮家禽。
由于新政策突如其來,采訪中不少市民和商戶都坦言有些“猝不及防”。特別對于消費者而言,他們關心的是生鮮家禽有著怎樣的上市流程?安全衛生如何保障?上市后的生鮮家禽售價和口感是否會有變化?帶著這些疑問,記者近日深入屠宰場探訪,實地觀摩了家禽集中屠宰和生鮮上市的生產全過程。
屠宰檢疫檢疫至少經過6道關 全程采用機械化操作
屠宰環節是保障上市生鮮家禽安全的“第一道防線”。據記者了解,自福田區開展試點以來,全市已經有6家集中屠宰企業上報相關材料。經市經貿信委審核,確定龍崗區邢記綜合農場等4家企業為深圳首批集中屠宰企業。
日前,記者在福田區動物防疫監督所相關人員的帶領下,來到位于龍崗區的邢記綜合農場。該農場成立于1993年,專業從事家禽加工、保鮮業務,目前,該廠日加工生鮮雞能力約8萬—10萬只。
記者了解到,龍崗區動物檢疫申報所長期在該廠駐點,負責對送來這里的家禽進行全方位的檢測。同時,由于該廠的產品大多數供應香港,每年還要接受香港食環署兩至三次嚴格的食品安全檢查,因此食品安全管控的信譽度較高。
據該農場負責人介紹,所有進入屠宰場的待宰活禽,首先必須經過嚴格的檢驗檢疫。“家禽在集中屠宰過程中需要經過六道檢疫關卡,包括申報期初檢、宰前檢查、放血檢查、胴體檢查、內臟檢查以及最后的總體檢查。”
按規定,貨主首先應在屠宰6小時前申報檢疫,而官方獸醫在受理檢疫申請后,將實施宰前檢查。活禽宰前檢查包括兩項流程,一是檢查動物是否具備有效的合格證明,然后再對動物是否有病進行檢查。檢查時他們將先進行群體檢查,若發現有異常情況則再進行抽檢,“一般是按照每車60—100只的比例來抽檢。”
“一旦發現問題雞,駐廠檢疫部門會在第一時間封存、上報。宰殺完,工作人員將從脖子、翅膀、胸口、腿部、爪子逐一檢查是否有囊腫、出血、結節、壞死等異常情況。接下來,還對家禽的內臟進行同樣指標的檢查,確保每一只雞沒有異常方可進入風冷、包裝等后續環節,最后安全流向市場。”
檢驗完成后,就將進入屠宰環節。記者看到,這家屠宰場的辦公區、生產區、生活區各自獨立,生產區包括待宰、屠宰、風冷、包裝、冷藏等區間,全部采用機械化設備,流水線作業,工人在進入生產區前均要進行衛生消毒,活禽進入生產區也要經過電麻、放血、燙毛、脫毛、開膛、沖洗、風冷、檢測溫度等環節。
“較大規模的機械化生產方式,一方面可提高屠宰效率,同時也很好地控制了生產成本,進而保障生鮮家禽的售價不會太高。”該農場負責人邢德華稱,經宰殺處理后的生鮮家禽,會在包裝上標明生產日期和生產地,同時還會給生鮮家禽規定保質期。“香港的規定是6天,我們可能會定在3天左右。”邢德華說,當上述流程都完成之后,這些生鮮家禽就可以投放到市場上流通了。
上市流通全程需冷鏈配送保存 商家和市民疑慮重重
目前市場上生鮮家禽銷售狀況如何呢?昨日上午,記者來到福田農批市場。在家禽交易檔口記者看到,這里已沒有活禽宰殺和銷售的情況,但是光雞銷售仍在進行。據商戶介紹,新政出臺之后,政府留給了他們10天時間以消化庫存,從7月10日以后,轄區內的各大農貿市場、超市或不再有活禽和光雞出售。
“其實市民還是最喜歡活雞,其次是光雞,最后才是生鮮雞,所以生鮮雞銷量并不好。”一名雞販稱,“廣東人吃雞最講究新鮮,他們認為現殺現剝的口感最好。以前我這里每天可以銷售3—4框的雞腿,但現在銷量下降了一半。”
據了解,在正常情況下,上市的生鮮家禽與活禽相比,價格并無明顯差異(生鮮雞的成本、售價可能略高)。但在有些地方,因為銷量不濟,商戶只能降價吸引消費者。“活禽當場宰殺往往可以賣到18元/斤,不是當場宰殺的話,每斤要便宜2至3元。”景田北一家活禽攤檔老板黃女士說。
由于目前試點只在福田區進行,有些商戶擔心,短期內客戶流失的情況會愈演愈烈。有檔主負責人表示,如果深圳市其他區還可以繼續銷售活禽,市民很方便就過去了,“既然可以吃到新鮮的活雞,誰還會來買生鮮雞呢?”
除了上述因素之外,商戶的另一個顧慮是銷售生鮮家禽的成本由誰來買單?據了解,原有的活禽檔口進行改造至少要添置冰柜。而生鮮雞要保證新鮮和安全,則需要進行冷鏈配送,因此商戶須添置冷藏車。目前購置一臺冷藏車的費用大概在20萬元左右,加上每日車輛的消耗費用,這將成為一筆頗大的開銷。
由于試點工作剛剛啟動,業內專家建議,新政的推行一方面要規范好市場秩序,打擊非法售賣家禽的問題;同時也不能“只出政策,不出對策”,進而打擊商戶的積極性,“生鮮禽類逐漸替代活禽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行業要持續發展,必定離不開政府有關部門長期的大力扶持以及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記者了解到,福田區在試點過程中,或將試行兩種冰鮮禽類銷售模式:一種是讓商戶以企業加盟商的身份加盟屠宰企業,企業將提供冰柜等產品,并統一配送,政府對企業進行補貼;另一種是讓活禽自主經營戶向政府提出申請,政府在核實后會發放一筆補貼,幫助經營戶購買冰柜。
另據福田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區經促局已聯合相關部門召開了試點工作協調會,并且近期還將對相關工作人員進行生鮮上市前的培訓,主要進行政策法規知識培訓、禽流感專業知識以及家禽生鮮上市“貯藏、配送、包裝”等方面培訓,下一步還將出臺詳細的實施細則、指導方案以及系列的配套政策。
1
焦點
生鮮屠宰場所僅4家
能否滿足市場供應?
據此前政府部門調研,深圳日均消費家禽數量極為龐大,今后關閉了所有的活禽檔口,采用集中屠宰和集中供應的方式,生鮮家禽能否有足夠的市場供應呢?福田區經促局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目前還在對供需關系進行調研。
記者采訪中了解到,目前經過市經信委審批通過的全市集中屠宰企業只有4家,總共的生產能力是17萬只家禽,業內人士分析稱,以目前的情況來看,生鮮家禽供應量遠遠滿足不了深圳市民的需求,因此集中屠宰點仍需大大增加。
福田區動物防疫監督所相關人員稱,集中屠宰企業申請沒有特別的門檻限制,只要符合條件的企業都可以申請。同時他們也歡迎更多的企業加入到這個環節中來,一方面可以滿足市場供應量,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市場的有序競爭,使得生鮮家禽的價格更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