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晚秈稻期貨正式登陸鄭州商品交易所,首批上市交易合約為 LR411、LR501、LR503、LR505,掛牌基準價均為2760元/噸。至此,國內稻谷期貨品種“三劍客”,粳稻、早秈稻和晚秈稻全部上市完畢。
“近年來,晚秈稻市場價格波動相對頻繁,特別是2012年以來,‘稻強米弱’的市場格局以及進口低價稻谷的沖擊使加工企業經營面臨巨大經營壓力。”鄭商所副總經理郭曉利表示,晚秈稻上市后,稻谷產業鏈上下游將有望通過期貨市場發揮發現價格和規避風險的功能,促進國內稻谷產業健康有序發展。
滿足企業避險需求
對于稻谷行業來講,多了一個套利、套保的功能,尤其當前稻谷行業整體處于虧損階段,行業上下都期待晚秈稻期貨上市,讓企業有機會走出虧損,實現盈利
晚秈稻是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據中華糧網統計,2013年我國晚秈稻產量10080萬噸,約占稻谷總產量的50%。近年來晚秈稻商品率在60%左右,商品量約為6300萬噸,以目前2700元/噸的價格計算,產值約2700億元,流通市值為1700億元。盡管早秈稻及粳稻期貨品種已上市交易,但因其品種特性、市場規模、地域分布、運行規律與晚秈稻存在一定差異,價格相關度偏低,導致晚秈稻行業主體仍無法有效利用期貨工具進行風險管理。
如此大的市場空間,潛在的避險需求也非常巨大。“晚秈稻生產、收購和加工企業數量多,且產能過剩、競爭激烈,2005年至2014年間,湖南三等晚秈稻價格由1500元/噸漲到2700元/噸,漲幅達80%,其間價格波動頻繁,產業鏈企業規避價格風險的需求強烈,”在湖北康宏糧油食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吳毅武看來,晚秈稻期貨上市具有現實需求。
中糧集團副總經理楊紅表示,隨著稻谷期貨品種覆蓋了早秈稻、粳稻和晚秈稻,稻谷實現了系列品種完備。對于稻谷行業來講,多了一個套利、套保的功能,尤其當前稻谷行業整體處于虧損階段,行業上下都期待晚秈稻期貨上市,讓企業有機會走出虧損,實現盈利。
“此次晚秈稻期貨品種在交割方式、交割倉庫布局、基準交割品和替代品等方面盡可能貼近現貨市場的實際,最大限度方便相關主體參與。”鄭商所副總經理巫克力表示,在品種的設計上,包括交易單位、最小價位變動、保證金等,都與早秈稻及粳稻的設計基本一致。
根據合約內容,晚秈稻期貨交易單位為20噸/手,最小變動價位為1元/噸,上市首日漲跌停板幅度為合約掛盤基準價的±8%,交易手續費收取標準為3元/手,自上市之日起,晚秈稻期貨合約當日開平倉手續費減半收取。
“我國晚秈稻經營主體數量龐大,但市場集中度低,貿易商、倉儲企業、加工企業規模普遍偏小,每手20噸的交易單位,既方便現貨物流配送,也利于中小企業參與套期保值。”鄭州商品交易所農產品部相關負責人李亞鵬說,按2013年晚秈稻最低收購價2700元/噸計算,一手晚秈稻合約價值在5.4萬元左右,交易一手合約需5400元,與已上市的早秈稻、粳稻、強麥等品種基本相當。
功能發揮值得期待
建議研究解決國企套期保值考核體系不完善的問題,調整期貨盈利技術非經常性損益的模式,綜合考核現貨盈虧和期貨盈虧,提高國有企業運用套期保值的積極性
“上市晚秈稻期貨,有利于健全農產品期貨市場體系,充分發揮農產品期貨市場引導生產、規避風險的積極作用,促進農業產業化和規?;l展。”在7月4日的“晚秈稻期貨服務實體經濟座談會”上,湖北省糧油集團有限公司期貨部部長焦好林表示,晚秈稻期貨作為可選擇的市場風險管理工具將有助于我國完善稻谷價格形成機制,提高稻谷市場流通效率。與會的江西、湖南、湖北等地方政府、糧食主管部門以及中糧、益海等大中型糧油加工貿易集團也期待充分利用晚秈稻期貨穩定地方經濟發展,推動行業規?;?、集約化進程。
“為有效控制市場風險,我們限定了4%的漲跌停板,以保證期貨價格與現貨價格的合理波動。”李亞鵬指出,按照當前現貨價格2700元/噸測算,每日最大漲跌幅為±108元/噸,能有效覆蓋現貨價格波動。而統計晚秈稻現貨價格數據不難發現,2009年1月5日至2014年4月22日,1289天中僅有1天的現貨價格波幅超過4%。
如何有效發揮期貨市場套期保值、規避風險的功能,為企業穩健經營服務?在湖北證監局副局長光明看來,相關方面對期貨市場的定位還需要進一步理清、端正和轉變,他建議,研究解決國企套期保值考核體系不完善的問題,調整期貨盈利技術非經常性損益的模式,綜合考核現貨盈虧和期貨盈虧,提高國有企業運用套期保值的積極性。
“大宗農副產品長期備受重視,國家采取了多種手段給予推進,但由此產生的價格并非真實的現貨市場價格,這種扭曲的價格最終也影響到期貨市場,導致在某些品種上不能很好地發揮期貨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光明強調,市場主體在這種機制下失去了活力,最終影響市場競爭,國家正在醞釀進一步改革,完善宏觀調控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