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廣西賀州市:“小茶葉”做出“大文章”

   日期:2015-03-06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249    評論:0    
 廣西賀州市:“小茶葉”做出“大文章”
 

  “今年春天的天氣比較暖和,茶樹冒芽兒的時間也相應提前。我們的農戶大年初五就開始采摘春茶了,比江浙茶區的春茶早了十五天左右。”昭平縣故鄉茶葉有限公司總經理梁銘殷告訴記者。

  昭平縣地處廣西北部山區,屬國家級貧困縣。全縣森林覆蓋面積在80%以上,生態環境良好,但因為交通不便、工業滯后等原因,農民人均收入不高。

  如何依托優質的生態環境發展經濟,這是擺在歷屆昭平縣委、政府面前的一道難題。近年來,昭平縣通過大力發展茶葉產業,走出了一條富農興縣的好路子。

  “2014年,昭平縣的財政收入將將突破三個億,但昭平縣通過整合惠農資金,用于扶持茶葉產業發展的資金達3000萬元。”昭平縣茶葉辦主任黃壽鵬說。

  黃壽鵬介紹,近年來,由于茶葉產業對農民增收的效果十分明顯,昭平縣出臺了包括產業規劃、基地種植、加工研發、品牌推介在內的一系列扶持茶葉產業發展的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昭平縣故鄉有機茶園,記者隨機采訪了幾位采摘春茶的農戶。“我自家種了1.2畝的茶樹,按照每畝6000元利潤計算,每年的收入在7000元左右。自己的茶樹管護起來比較輕松,閑暇時我就來企業的茶園里采茶,高峰期每天能掙七八十元。”昭平縣昭平鎮馬圣村村民何英說。

今年是50出頭的何英在故鄉有機茶園采茶的第二個年頭了。像村里大多數年輕人一樣,何英的兒子也在廣東打工,她的丈夫則在昭平縣打打零工。每天早上八點,何英就會準時來到茶園,開始一天的勞作,這樣的日子讓她覺得十分踏實。

  今年60歲的邱超華同樣來自馬圣村,正月十五這一天,他平時打工的木板廠還沒開工,于是他便來到故鄉茶園采茶,以補貼家用。

  “我的兩個小孩,一個在茶廠打工,一個在縣里教書,家里生活已經無憂,但在家閑著也是閑著,現在也快過完年了,于是我就來這里采茶。我采茶手比較慢,但每天也能掙個四五十元。”邱超華說。

  “每年為我們企業采茶的農民在1000人以上,按每年采茶10個月,每天50元工錢計算,一般的農戶每年光采茶就能有1萬多元的收入,如果自家再種點茶樹,收入就比較可觀了。”梁銘殷說。

  經過近幾年的快速發展,昭平縣的“小茶葉”做出了“大文章”。黃壽鵬告訴記者,昭平縣人口約43萬人,其中從事與茶業相關的人口就接近10萬人,全縣茶葉種植面積達18萬畝,該縣相繼榮獲“中國名茶之鄉”、“國家級出口食品農產品(茶葉)質量安全示范區”等稱號,“昭平紅”“昭平綠”也相繼成功注冊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

  “最近,我們又引進了一個生產茶多酚的項目,這一項目設計年生產茶多酚500噸,涉及項目總投資額1.6億元,這是我們延長茶葉產業鏈、增加附加值的一個重要項目。”黃壽鵬介紹,茶多酚廣泛用于天然保鮮劑、化妝品、茶飲料等領域,而且生產茶多酚的原料采用的是管護茶樹時修剪下的“邊角料”,將過去埋在茶樹根的廢葉利用起來,實在是“化腐朽為神奇”。

  “雖然茶葉產業對財政的貢獻微乎其微,但農民的錢袋子鼓了,昭平的生態環境卻還是一如既往的好,這樣的產業值得我們持續發展下去。”黃壽鵬說。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