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湖北董河村碧珍茶原生態 沒打農藥零污染

   日期:2014-06-25     來源:黃岡日報    瀏覽:373    評論:0    
核心提示:  這里是北緯30度黃金線、藏風納氣的大別山余脈上,浠水縣散花鎮董河村的千畝茶園。  這里生產出的碧珍茶,征服了全國各地消

  這里是北緯30度黃金線、藏風納氣的大別山余脈上,浠水縣散花鎮董河村的千畝茶園。

  這里生產出的碧珍茶,征服了全國各地消費者的舌尖,獲國家綠色認證,先后斬獲第五屆中國武漢農業博覽會金獎、華中(武漢)茶葉博覽會暨茶文化節金獎、湖北首屆十五佳無公害名茶獎、鄂東十大名茶獎等項殊榮。

  行走在碧海綠波里,記者疑惑:茶樹下面長有野草,枝上的茶葉不少被蟲子咬了孔。正在采茶的董河村五組村民明淑芬自豪地笑了:“這正說明我們沒打農藥,完全是原生態、零污染。”

  一面面書本大小的黃板均勻地插在漫山遍野的茶林間,走近一看,黃板上滿是被粘住動彈不得的害蟲。

  村支書葉四清介紹,這些黃板叫誘蟲板,含有人工合成的昆蟲信息化合物,信息化合物釋放后,害蟲就會被引誘過來,被誘蟲板粘住而“有來無回”。茶園還建立了病毒庫,將毒死的蟲子收集回來研制成“毒劑”,用于茶園殺蟲。2011年,這項技術被認定為湖北省重大科學技術成果。

  太陽漸漸升高了,明淑芬結束采摘,背著竹簍和伙伴們有說有笑地往茶葉專業合作社走。她家種了三畝茶葉,一年產三季,每斤以五六塊的價格賣給合作社,一年有7000多塊的收益。

  在董河村,像明淑芬一樣的茶農有850多人。2008年3月,董河茶廠帶頭成立茶葉專業合作社,實行合同化生產、保護價收購,使社員種有目標、銷有渠道、收有保障。聘用專業技術人員進行田間調查,指導種植戶種茶。

  明淑芬竹簍中的茶青經過專業的殺青、揉捏、做形、提毫、烘焙之后,才會變成消費者的飲料。走進合作社投資180萬元建成的標準化廠房、清潔化加工車間,一股清新的茶香撲面而來。董河茶廠堅持高檔茶葉純手工制作,器具都是用自己編的竹制品,保證茶葉天然無雜質的清香,世代口耳相傳的茶藝賦予了董河碧珍茶獨特的韻味。

  一輛小轎車停在了廠房前,來自武漢的老主顧聞先生買茶來了。已經制作完成的夏茶有25公斤,每公斤170元。他從包里掏出64張百元大鈔:“我付75斤的錢,這50斤我先拿走了,剩下的做好了給我打電話。”

  多年來,董河茶葉已形成穩定的客戶群。去年以來,公款購買茶葉大幅減少,面對變化的市場形勢,合作社理事長景來仕有自己的“算盤”:變禮品茶為大眾茶;變被動銷售為主動銷售,加入淘寶網黃岡站,實現網上銷售,開拓銷售渠道;擴大夏茶、秋茶生產,變春季銷售為全年銷售;做實茶產業文化內涵,依托旅游資源開發觀光農業。

  廠房外的街道上,600米的通村公路正在進行加寬工程,這是董河秀美鄉村建設的最新進展。沿著這條路,董河茶葉將越走越遠。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