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貴州省政協委員林光進向貴州省政協十一屆三次會議提交了《關于建立茶葉三級檢測體系,嚴格把控我省茶葉質量的建議》的提案。林光進表示,貴州茶產業目前依然存在生產模式粗放、經營手段落后等現象,將阻礙貴州茶產業發展。
貴州是全國茶葉種植面積最大的省份,但貴州茶的地位仍然不高,而貴州茶的賣點在哪里?林光進認為,就在于賣生態,但怎么說明生態健康,不是靠說說而已,只能用數據、靠標準說話。貴陽應抓住貴州打造“五張名片”的機遇,把銷售平臺和研發平臺做大做強,讓地州市的生產資源“為我所用”。
林光進建議,建立三級檢測體系,嚴格把控茶葉質量。一是建立貴州省以貴陽為中心的國際標準質量體系和檢測體系論證,讓該省出口的茶產品質量檢測在省內完成。二是建立以地區為中心的國家級質量論證體系和質量檢測體系。三是依托區域茶產業龍頭平臺,建立統一的包裝車間,讓各地區的茶葉都能做到先檢測后包裝,嚴格把控地區的茶產品質量。四是制定產品銷售價格及等級價格標準,使本省茶產品從無序化價格體系邁向系統性價格體系。五是建立茶葉種植、采摘、加工、銷售一體化管理的標準基地。六是完善檢測體系,使貴州茶產品邁入綠色有機的時代行列。
就此有業內專家也指出,如今貴州茶葉已打造出“三綠一紅”等重點品牌,但貴州的茶行業還是大產業、小企業的經營模式,幾乎沒有一個龍頭品牌。茶行業若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茶的品質就容易良莠不齊,這會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貴州茶的長遠發展。近期,貴州省相關部門正在與貴州太升集團協商,準備籌建一個世界茶葉聯盟,預計將有美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家加入。世界茶葉聯盟成立后,世界茶葉檢測標準也將隨后被制定出來。屆時,茶行業的發展將有一個規范的參照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