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市漢臺區漁業部門緊緊圍繞漁業倍增工程和質量安全,按照大宗產品穩產量提品質、名優養殖擴規模增效益、特色養殖拓市場樹品牌的總體發展戰略,不斷推進現代漁業發展,力促漁業增收增效,漁業工作亮點不斷。
養殖結構動態調整,以大宗淡水魚類技術服務體系為支撐,產前、產中、產后全套一站式服務,除穩定放養鰱、鳙、鯉、鯽、草魚等大宗魚類確保大眾消費外,不斷更新換代,增加名特優新品種養殖,拓展消費市場。引進中科3號鯽魚烏仔20萬尾和10萬尾長豐鰱魚夏花在4處塘庫試養,長勢良好;養殖叉尾鮰600畝,松浦鏡鯉50畝,青泉鯉200畝和混養黃辣丁等效果顯著。
創新服務扎實有效,組織技術人員開展池塘脆鯇養殖試驗,采用將天然植物蠶豆浸泡發脹后投喂和將蠶豆粉碎,不添加任何成分加工成顆粒飼料進行投喂的工藝技術,加上生態調控水質,經6 個月的新法喂養,所養草魚肉質變緊硬而爽脆,不易煮爛,失水率降低,風味獨特,變成了脆鯇,消費者非常喜愛。12畝水面生產脆鯇約1萬公斤,試驗獲得成功。脆鯇樣品經省水產研究所質量檢測,完全符合質量安全標準。同時,引進水輪增氧機和耕水葉輪式增氧機3臺套,在降本增效上進行探索。
養魚技術不斷更新,全年舉辦水產養殖技術、漁業船舶管理、水產品質量安全等培訓班5期,培訓380余人次,印發各類養殖技術資料1200余份,科學養魚書籍100余冊,解答群眾各種提問咨詢120余人次,圍繞漢中市政府提出的農業倍增工程目標,兩次召集相關人員交流研討,提出思路。
特色養殖起步發展,泥鰍養殖80余畝,甲魚生態養殖40余畝,網箱試養黃鱔30平米;老君、北關、鋪鎮、河東店等鎮、辦發展大鯢養殖215畝,全國首家大鯢產品加工企業和全市大鯢銷售龍頭企業落戶漢臺。
休閑漁業特點突出,展示漁農文化,吸引游客參與、互動,上規模上檔次,提升品位,提高接待能力,形成獨有特色,獅子溝水鄉被區政府命名為二星級農家樂。
質量安全有效保障,全區規模以上的116處養殖水面全部納入重點監管范圍,發放《漢臺區水產養殖質量管理冊》,逐戶簽訂“水產養殖質量安全責任書”,嚴格落實“五項制度,兩項登記”;加強養殖病害測報和漁業水域環境監測,減少用藥;制定本區養殖操作規范和生產規程,大力推行無公害養殖,質量抽檢100%合格。
資源保護卓有成效,開展“保護漢江,我們在行動”活動,確定人員日常巡查,專項執法整治6次,處理群眾舉報捕魚8起,發放傳單200余份,收繳非法捕撈船只6只,地籠網12片,漁獲物30余公斤。
創建園區引領發展,今年新創建國家級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2家,市級現代漁業園區1家,通過輻射帶動,全區水產養殖呈現出重品質、講特色、拓市場、增效益、有后勁的良好發展格局。
目前,全區有無公害產地41處4249畝,無公害產品5個,有5家國家級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 2家市級現代農業(漁業)園區, 7家水產專業合作社,13家漁業公司, 100畝以上養殖大戶15家,全國首家大鯢加工類企業1家,養殖機動船53艘。全區養殖面積14048畝,水產品產量6520 噸,大鯢存量52.65萬尾,實現漁業經濟總值 3.6 億元,漁戶人均純收入1.36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