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小茶葉漸成恩施宣恩富民大產業

   日期:2015-01-04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92    評論:0    

  好茶難賣好價

  宣恩,神秘的北緯30度黃金分割線貫穿全境,境內山水奇特秀麗,氣候溫和,群山云霧繚繞,土壤含硒量豐富,為茶樹繁育、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

  乾隆四十九(1784)年,伍家臺營茶者伍氏昌臣精心種制的茶葉被進貢給乾隆皇帝享用,因其熟栗香悠、瓊液黃綠、清甘滋醇、回甜暢爽,乾隆皇帝飲后大喜,當即御筆親題“皇恩寵錫”,賜匾于伍氏昌臣。由此,伍家臺貢茶的美名傳承開來。

  擁自然稟賦與傳統文化于一身的宣恩茶,茶園面積和品質不斷提升。然而,茶園面積大不表示產值、利潤大,茶葉品質好不代表價錢賣得好。

  恩施州伍家臺富硒貢茶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周緒善深有感受地說,五年前,自有品牌茶只能在本地銷售,且不足總產量的10%,90%的茶葉被當做原料低價買給外地企業,搖身一變,成了高檔茶葉,有的還被賣回宣恩。

  類似的情況并非周緒善一家。當時,宣恩茶園有十幾萬畝,茶葉加工企業80余家,茶葉品牌30多個,但都是小打小鬧,單打獨斗,甚至出現互相殺價、窩里斗的情況,茶葉均價僅有10元/斤。

  春茶賣出秋茶價,受傷的不僅僅是茶葉加工企業,還有背后十多萬茶農,一些茶農無奈只好放棄種茶,或者放任茶園自生自滅,宣恩茶葉一時處于裹足難前的窘境。

  品牌亮市場廣

  宣恩縣政府、茶企一起反思,最終形成共識,宣恩茶葉差在品牌影響力不夠,精細化制作不足、市場開拓能力不強。

  一場振興貢茶產業的戰役在宣恩全面打響。縣里決定,化資源優勢為產業優勢,突出發展“富硒、有機”茶葉。該縣按照“龍頭+基地+農戶”的產業化經營模式,積極培育壯大茶葉龍頭企業,在原有“伍家臺貢茶”系列標準基礎上,聘請國家、省級專家,修改和完善“伍家臺貢茶”系列標準,茶葉交易均價達到40元/斤,企業和茶農獲利豐厚。

  不僅如此,富硒、有機茶葉的打造,還為該縣贏得了歐盟、日本的有機認證,伍家臺貢茶現已出口到歐盟、日本、中東、非洲等市場,預計今年茶葉直接出口、供貨出口可突破3000萬美元,國內市場更是知名。

  目前,宣恩已摘得“全國有機農業示范基地”、“國家有機農產品認證示范區”、“國家級出口茶葉質量安全示范區”、“全國重點產茶縣”、“全國十大生態產茶縣”五塊國字號金子招牌,“伍家臺貢茶”成為湖北省著名商標、湖北名牌產品。全縣茶園面積已突破20萬畝,其中有機認證面積2.15萬畝,茶葉總產量達到1.48萬噸,實現農民收入7.5億元,綜合產值13億元。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