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川區白沙鎮大竹村的井然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的特種水產養殖場里,幾名村民正在用魚網捕捉一種長著長長如鴨嘴的魚。
“這種魚的嘴巴占到了身體三分之一的長度,名為鴨嘴鱘,它原產于美國密西西比河流域,是觀賞和食用都可以的魚類。”該基地負責人岑勇介紹,這是大型的淡水經濟魚類,其卵、肉、皮具有極高的經濟價值。肉質極為鮮美,肉無間刺,尤其是吻部富含膠原蛋白,營養豐富,是酒宴的上等佳肴。
“鴨嘴鱘在重慶市場就很少見,在南川養殖的還是頭一家。”岑勇說。去年初,養殖場在詳細了解市場,特別是在南川市場還是空白后,引進了500多條魚苗進行試養殖。如今經過科學飼養,大的長到了五六斤左右,填補了該區鴨嘴鱘魚類養殖的空白。
“我們每天晚上七八點鐘后投食。它除了吃少量用麩皮、玉米粉等配制的飼料外,還吃塘里的小魚小蝦。”岑勇說,鴨嘴鱘習慣晝伏夜出,白天“潛水”深夜才出來覓食。為了養好這種“怪”魚,養殖場工人們都變成“夜貓子”。
鴨嘴鱘是淡水魚類中生長最快的魚類之一。當年孵化出來的魚苗飼養到年底,每尾可達到1.5市斤。它主要是吃浮游動物的,套養中不用單獨投喂飼料。它的習性與花鰱相似,不善跳躍。它可以和花鰱混養,它吃別的魚排泄的糞便,不容易得病,它是浮在水上層的魚,可以混養些在水下層的魚。
如今,該養殖場共出售了300多條鴨嘴鱘。主要是銷往重慶主城,每斤在市場上零售賣到了80多元。
據介紹,目前該養殖場有水面200多畝,養殖的都是錦鯉、錦鯽、龍魚、龍鳳魚等觀賞魚,以及甲魚、江團等特色魚種,是該區養殖規模最大的特種魚養殖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