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沙灣縣烏蘭烏蘇鎮確定“休閑之都示范區、特色鄉鎮排頭兵”的發展思路后,進一步推進特色養殖產業發展。目前,全鎮有12戶農民在水中撈“金”,水產面積達2000畝,養有鯉魚、鯰魚等多個品種。
2007年,烏蘭烏蘇鎮鴨子泉村村民張軍山養了一年魚,覺得效益不錯。2008年村集體招標承包帶泉眼的魚塘時,他承包了70畝,養了鯉魚、草魚、鰱魚等,現在每年可出產商品魚30噸,主要銷往石河子、烏魯木齊等地。
“水產養殖去年行情還行,賣魚收入30萬元,一公斤魚平均賣到10元,現在魚市價格不太理想,我準備春節的時候再往外銷售。”12月15日,張軍山告訴筆者。
關于以后的發展,張軍山有自己的想法。他說:“現在大家的生活條件好了,對健康也開始重視了,特別是在飲食安全方面。現在我養的魚都是普通品種,以后我準備利用天然泉眼,養一些綠色、無公害、比較高端的魚類。”
王家梁村今年49歲的村民鄧志軍從1986年開始養魚,并逐年擴大規模,目前已擁有500畝魚塘,年出產400噸商品魚,主要有黃臘丁、草魚等十幾個品種,成為全鎮最大的養殖戶,他已有自己固定的客源,主要將魚銷往克拉瑪依、阿勒泰、昌吉等地,去年收入300萬元。
“我的魚塘是全鎮最大的,養了20多年魚也積累了一些經驗,平時魚的防疫都是我自己在做,我都成半個專家了。”鄧志軍說,他對養魚很有信心,目前正在籌備成立養魚專業合作社的事,想集中一些養殖戶,爭取國家項目資金,擴大規模,再養一些名貴魚種。
“今后,鎮黨委會在政策、技術上繼續支持特色養殖業發展,引進新品種,走休閑觀光、旅游徒步、品嘗美食的休閑農業發展路子,讓更多的群眾發家致富。”烏蘭烏蘇鎮副鎮長王永輝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