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被曝曾采購大量問題明膠 三元矢口否認

   日期:2014-05-26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瀏覽:425    評論:0    


  國家輕工業三膠產品質量監督檢測中心辦公地點位于北京化工大學有機樓,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輕工行業標準藥用明膠(QB2354-2005)”的起草單位,資料顯示,黃雅欽本人還是“食用明膠新國標”的起草者之一。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風險交流部(兼新聞宣傳辦)的相關負責人同樣沒有明確給出答案。風險交流部羅曉靜給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回復的郵件稱,“針對此內容,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已有明確口徑。”并附加了該局官網的兩條鏈接。


  但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點開鏈接后,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部署加強生產銷售食用明膠和使用明膠生產加工食品監管整治工作”(2014年3月6日發布)和“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持續加大明膠及明膠原料產品監管力度”(2014年3月16日發布)兩份文件中,并未找到針對記者提問的明確答復。


  與此同時,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風險交流部研究員鐘凱及明膠業內的數位專家均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不便回答這一問題。“這個問題,我不方便回答。”


  唯有一家針對食品安全的社會專業組織明確給出了答復:“存在安全風險”。


  啄木鳥食品安全服務中心負責人陳亞楠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說:“食用明膠的原料經工業原料處理,肯定存在安全風險。” 啄木鳥食品安全中心是國內第一家專注于食品安全的公益組織,經杭州市上城區民政局登記注冊。


  事實上,為確保食用、藥用明膠的安全,明膠標準中規定了的檢測方法及內容,如重金屬鉻的檢測。


  在制革工藝中,鞣制后皮革及碎料往往含有對人體有害的鉻,所以食用明膠相關標準中明確禁止使用制革廠鞣制后的任何廢料,行業內人士通常稱這種廢料為“藍濕皮”,它的學名為“藍礬皮”。


  但一位不愿具名的行業資深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即使使用藍濕皮生產食用明膠也可達標,只需加入10%的硫酸多洗幾遍即可去除其中的重金屬鉻。”該人士進一步質疑:“如果只檢驗明膠成品是否合格,而不重視原料,是不是從糞便中提取出的符合標準的東西也可以食用呢?”


  廣東省潮州市質量計量監督檢測所侯曉東、李婷2011年發表于《食品研究與開發》雜志的《潮州市食用明膠產品中鉻含量的調查結果分析》一文指出:“按照現行的GB6783-94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 明膠》中皮食用明膠A級(≤1.0mg/kg)的要求,抽查樣品中鉻含量合格率僅為25.9%;即使按照皮食用明膠B、C級(≤2.0 mg/kg)的要求,鉻項目的合格率也僅僅為40.7%,還達不到所抽查產品的1/2。其中鉻含量超過50.0 mg/kg的占抽查產品總數的1/3,最高的達256.8mg/kg。”


  而歐盟對食用明膠原料的規定十分謹慎,即只有屠宰廠的新鮮動物皮才可用來制作食用明膠。


  歐盟第853/2004決議將食用明膠作為動物來源食品進行管制,該決議規定,膠原質指根據本規章的要求從動物的骨頭、獸皮、皮膚、腱中分離的以蛋白質為基礎的產品,而“本規章”規定的動物來源場所只包括屠宰廠、肉類分割廠等,并未包含諸如制革廠。


  標準背后企業利益隱現


  明膠行業、國家標準均有企業的身影。


  事實上,各標準存在模糊規定的始作俑者是中國明膠協會。據悉,該協會中的大部分會員單位恰恰是明膠生產企業。


  1994年頒布實施的“食用明膠老國標”中并未對食用明膠的原料是否可以使用制革廠下腳料二層皮、三清皮做出明確規定,而當時各地衛生部門一律不允許使用豬三清、毛邊皮、牛二層生產食用明膠。


  但2004年頒布實施的“食品添加劑明膠生產企業衛生規范”卻加入了可以使用毛邊皮、二層皮、三清皮的內容。中國明膠協會正是該規范的起草者之一。


  根據2004年9月《明膠科學與技術》刊發的題目為“皮明膠生產和經營單位座談會在京召開”的通訊報道記載,“針對此次各地衛生部門檢查中,豬三清、毛邊皮、牛二層一律不允許生產食用明膠的問題,大家強烈呼吁,希望協會能打報告給衛生部……允許企業使用豬三清、毛邊皮、牛二層生產食用明膠……為盡快落實此事,各單位經過協商,根據本企業的能力,資助提供金額不等的經費……包括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北京化工大學、中國科技大學等單位的專家、教授在內,組成一個專門工作小組,著手開展工作。”此文章的撰寫者為中國明膠協會秘書處。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查詢,北京化工大學不僅是上述“專門工作小組”成員,而且還是“藥用明膠(QB2354-2005)”及“新國標”的起草者之一。


  除行業規范有企業參與制定外,幾乎所有的行業、國家標準均有企業的身影。


  據查,“中華人民共和國輕工行業標準藥用明膠(QB2354-2005)”參與起草的企業有青海明膠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平陽縣三明食品添加劑廠等7家之多。


  “食用明膠老國標”的起草單位是常德市明膠研究所,雖名為研究所,但其實為常德市明膠廠,該標準的主要起草人曾國愛、夏志遠均供職于常德市明膠廠,該廠已于2013年進入破產流程。


  食用明膠行業標準QB/T4087-2010的參與起草企業有青海明膠股份有限公司、青海明膠有限責任公司,其他起草單位也主要是明膠制造企業。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調查,在央視報道后,經工業有害物處理過的二層皮、三清皮目前以幾百元/噸的價格大量銷售至山東省,而“食用明膠新國標”將于2014年6月1日正式實施。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