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青海省尖扎縣:黃河岸邊魚兒歡

   日期:2014-12-22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30    評論:0    

  迎著冬日的暖陽,穿越幽深的山谷,黃河像一條碧綠的絲帶從遠處緩緩而來。黃河在這里曲曲折折蜿蜒97公里,這里聚居著5.38萬人,其中藏族人口占67%,這里就是青海省尖扎縣。

  為充分開發利用黃河水面資源,從2006年開始,尖扎縣將水產養殖業納入全縣農牧業結構調整的范疇中,把水產養殖業確定為發展農牧業的主導產業之一,通過引資金、引技術、引項目、引模式,推動水產養殖業快速發展。

  “我們的養殖基地是從2013年開始建設的。今年7月5日,我們投放15萬尾三文魚苗開始養殖冷水魚。三文魚生長周期較長,要等到3年以后才可以上市銷售。”青海聯合水產集團有限公司負責人吳輝說,“截至目前,公司已經投資1320萬元建成深15米、周長100米的大型養殖網箱4個,小型網箱15個,中型網箱24個。隨著公司效益的不斷提升,以后網箱數量還會增加。”

  12月的一個清早,記者乘坐快艇來到一大片網箱旁,吳輝撒下一瓢魚食,緊接著一網下去,漁網里全是活蹦亂跳的三文魚。他介紹說,公司正在建設冷凍保鮮庫、加工車間等設施,計劃對三文魚進行深加工。“我們還準備在三文魚養殖基地推出垂釣、農家樂等休閑旅游項目,來增加公司的收益。”

  地處尖扎縣坎不拉鎮下李家村的黃河清石花魚養殖專業合作社,是去年成立的,有7個股東,都是村里的農民。經過一年多的發展,合作社已初具規模,擁有28個大大小小的網箱。今年5月份,合作社通過青海省補貼和自己出資,引進了虹鱒魚苗10萬尾。黃河清石花魚合作社的小網箱深5米,能一次放養魚苗1萬尾,等這些魚長到一斤左右時要轉移到大網箱,每個大網箱能放養8000尾左右的魚。合作社股東馬尚武說:“只要盡心喂養,肯定能掙錢,我們要踏踏實實干出個名堂來。”

  在坎不拉鎮直崗拉卡村有這么一家合作社,當別人紛紛養殖三文魚的時候,他們卻養起了大閘蟹。這家與眾不同的合作社就是黃河魂大閘蟹養殖專業合作社。

  記者在黃河魂合作社的大閘蟹養殖池里看到,一只只大閘蟹或靜伏池底,或交錯橫行,生機勃勃。合作社負責人韓高坤來自河南,16年前來到青海,2009年開始養殖大閘蟹。黃河魂合作社養殖基地占地210畝,這些土地是村民以入股的形式集中在一起的。“合作社已經投資2000萬元,以養蟹為主,一只2兩多重的大閘蟹能賣到100元左右,今年賣了將近3萬斤大閘蟹,主要銷往本省。”韓高坤說。

  現在,韓高坤又對養殖對蝦產生了興趣。他告訴記者,以前青海市場上沒有活蝦,現在他開始養殖對蝦,市場行情應該不錯。“目前對蝦收購價在一斤80元左右,今年9月我們放養了70萬尾對蝦,到春節就可以上市銷售了。”韓高坤說,“我們合作社還打算發展旅游業,打造養殖、加工、餐飲、娛樂一條龍的產業鏈來增加收入。眼下,餐廳、客房等設施已經基本建成,明年就可以接待游客了,前景很看好。”

  近年來,尖扎縣有6個家庭農場相繼獲得農業部水產養殖健康示范場的稱號,虹鱒魚、高白鮭等4種冷水魚獲國家A級綠色食品認證,已注冊“李家峽”、“黃河魂”、“聯合水產”、“青藏高原”、“天下黃河尖扎秀”等5個涉漁商標。目前,尖扎縣水產養殖場有10家,其中農民漁業養殖專業合作社7家,全縣參與冷水魚養殖的農戶達150余戶,養殖網箱368個,面積達3.9萬平方米,水產品年總產量達450噸。

  尖扎縣縣長李加說,到2020年,預計全縣水產品產量將達到3125噸,水產養殖業產值將達9515萬元,網箱養殖面積將達156畝。“在加強對黃河尖扎段特有魚類資源進行有效保護的同時,我們將繼續擴大特色水產養殖規模,加快組建水產養殖合作組織,培育壯大龍頭企業,加快水產品品牌認證,提高水產品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李加說。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