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菇又稱為滑子蘑,栽培使用的原料主要是木屑,也有用木段栽培的,栽培的方式多種多樣。發展滑菇生產是一項投資少、見效快、產量高、效益好、風險小的致富項目?;降某善芳瓤蓛蠕N,又可出口創匯,是山區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的致富之路。
1 場地
要選擇地勢平坦、通風良好、環境清潔、無污染的地方栽培。菇房可用木桿作骨架,四周用塑料薄膜或草簾、秸稈等圍成,有長遠發展意向的還可用鋼筋焊接而成。菇房內的培養架長度不限,以方便作業為主。培養架寬40~45cm,架的層間距為35~40cm,一般為6~7層。作業道為1m,菇房要求保溫、保濕,又能通風換氣。
2 時期
滑菇的栽培季節在早春進行,一般室外的氣溫在-2~5℃時即可作業。過早,菌絲不易萌動;過晚,溫度上升易感染,要視各地的氣溫而定。在2月中旬至3月上旬栽培均可。
3 原料
栽培滑菇原料主要是闊葉樹的木屑,以硬雜木為主,要選擇無霉變、不結塊、無異味的木屑。最好使用存放期稍長(達半年之久)、露天存放并經雨水浸濕過的但又無發霉變質的木屑。使用這樣的原料栽培滑菇菌絲蔓延快、產量高。麥麩或米糠也要選擇新鮮、無變質、無異味的。
4 制作培養基
培養基的配方有很多種,下面介紹其中的3種:①木屑80%、麥麩子19%、石膏1%。②木屑50%、玉米芯粉30%、麥麩19%、石膏1%。③木屑54%、玉米秸粉30%、麥麩15%、石膏1%。先將各種原料充分攪拌均勻,再用噴壺加水,邊倒料邊加水,含水率達到60%,即手握緊木屑松開后成團,又無水滴為宜。此時進行蒸料,要作到上氣撒料、邊上氣邊撒料。當鍋內八分滿時停止撒料,封嚴鍋口。從上大氣時開始計算時間,大火持續2~2.5小時。再燜1小時后可出鍋包盤。裝入已剪裁好的聚乙烯薄膜,聚乙烯薄膜的規格為寬1m的筒料、厚0.03mm。托盤可用玉米秸稈穿成,托盤規格為55~60cm×35cm,1托盤可用6~7根秸稈穿成,秸稈距離為2.5~3.0cm。每一個托盤內的培養基重量為4.5~5kg,壓實后的厚度應控制在3.5~4cm。
5 接種與栽培
當培養基的溫度降至20℃以下時,可進行接種。接種的場地要選擇在干凈、無雜菌感染的地方。先將菌種掰成0.5~1.0cm的小塊,然后打開薄膜,將菌種均勻地撒在培養基表面,迅速包好。每500g菌種可接3盤。
6 發菌和管理
接種后的菇盤,應每6~8盤一垛進行碼垛,上覆草簾、秸稈等物。既要保濕,又要通風透氣,每隔1周要倒垛1次,上邊倒下邊,進行交換。20~25天后菌絲基本發滿表面,此時可將菌盤上架,單盤擺平。菇房要每周通風1次,供給盤內氧氣。再經過4周以后,菌絲將穿透培養基,料的表面形成桔紅色蠟質層。此時為發菌后期,要增強菇房內的散射光,保持菇房的空氣流通。
7 開盤劃面
打開菇盤的薄膜,用小刀沿培養基表面每隔3cm劃一道0.2~0.5深的小溝。一般每盤劃6~7行。要注意開盤的時間控制在最高溫度24℃以下時為最佳,各地要根據各地的氣溫條件來安排,較寒冷的地區可以提前開盤。
8 出菇與管理
開盤后的培養基在3~5天為適應期,此時不要向菇盤表面噴水,要繼續將薄膜覆蓋在培養基表面,當劃面長出新的菌線體后再進行噴水。噴水初期為4~5天,每天向盤內噴少量的霧狀水,保持菌盤表面濕潤即可。而應向菇房的地面和空間噴水,增強菇房內的濕度,使菇房內的濕度保持在85%~90%,每月噴水3~4次。5天以后為重水期,向盤內噴水,使水向盤內滲透,此時要增加夜間噴水,使菌盤在20天內含水率達到70%。蠟質層較厚的,可適當多噴水,較薄的可少噴水。當溫度、濕度均適宜,達到原基形成所需要的條件時,菌盤表面開始形成米黃色原基,此時要保持空間濕度。當菌蓋長到0.3~0.5cm時,要適當增加噴水量,以噴霧狀水為宜。要定期為菇房內通風換氣,保證有足夠的氧氣含量。
9 采收
要按照滑菇的收購標準適時采收。當菌蓋直徑達到1.5~2cm時,要及時采收。應避免子實體開傘而降低出售價格,又可減少盤內營養消耗,也利于提前轉茬。采完一茬菇后,將表面清除干凈,停水4~5天,使菌絲恢復,積累營養,為下一茬菇的生長創造有利條件,采收的時機很重要,要注意提高菇體的產量和質量。
1 場地
要選擇地勢平坦、通風良好、環境清潔、無污染的地方栽培。菇房可用木桿作骨架,四周用塑料薄膜或草簾、秸稈等圍成,有長遠發展意向的還可用鋼筋焊接而成。菇房內的培養架長度不限,以方便作業為主。培養架寬40~45cm,架的層間距為35~40cm,一般為6~7層。作業道為1m,菇房要求保溫、保濕,又能通風換氣。
2 時期
滑菇的栽培季節在早春進行,一般室外的氣溫在-2~5℃時即可作業。過早,菌絲不易萌動;過晚,溫度上升易感染,要視各地的氣溫而定。在2月中旬至3月上旬栽培均可。
3 原料
栽培滑菇原料主要是闊葉樹的木屑,以硬雜木為主,要選擇無霉變、不結塊、無異味的木屑。最好使用存放期稍長(達半年之久)、露天存放并經雨水浸濕過的但又無發霉變質的木屑。使用這樣的原料栽培滑菇菌絲蔓延快、產量高。麥麩或米糠也要選擇新鮮、無變質、無異味的。
4 制作培養基
培養基的配方有很多種,下面介紹其中的3種:①木屑80%、麥麩子19%、石膏1%。②木屑50%、玉米芯粉30%、麥麩19%、石膏1%。③木屑54%、玉米秸粉30%、麥麩15%、石膏1%。先將各種原料充分攪拌均勻,再用噴壺加水,邊倒料邊加水,含水率達到60%,即手握緊木屑松開后成團,又無水滴為宜。此時進行蒸料,要作到上氣撒料、邊上氣邊撒料。當鍋內八分滿時停止撒料,封嚴鍋口。從上大氣時開始計算時間,大火持續2~2.5小時。再燜1小時后可出鍋包盤。裝入已剪裁好的聚乙烯薄膜,聚乙烯薄膜的規格為寬1m的筒料、厚0.03mm。托盤可用玉米秸稈穿成,托盤規格為55~60cm×35cm,1托盤可用6~7根秸稈穿成,秸稈距離為2.5~3.0cm。每一個托盤內的培養基重量為4.5~5kg,壓實后的厚度應控制在3.5~4cm。
5 接種與栽培
當培養基的溫度降至20℃以下時,可進行接種。接種的場地要選擇在干凈、無雜菌感染的地方。先將菌種掰成0.5~1.0cm的小塊,然后打開薄膜,將菌種均勻地撒在培養基表面,迅速包好。每500g菌種可接3盤。
6 發菌和管理
接種后的菇盤,應每6~8盤一垛進行碼垛,上覆草簾、秸稈等物。既要保濕,又要通風透氣,每隔1周要倒垛1次,上邊倒下邊,進行交換。20~25天后菌絲基本發滿表面,此時可將菌盤上架,單盤擺平。菇房要每周通風1次,供給盤內氧氣。再經過4周以后,菌絲將穿透培養基,料的表面形成桔紅色蠟質層。此時為發菌后期,要增強菇房內的散射光,保持菇房的空氣流通。
7 開盤劃面
打開菇盤的薄膜,用小刀沿培養基表面每隔3cm劃一道0.2~0.5深的小溝。一般每盤劃6~7行。要注意開盤的時間控制在最高溫度24℃以下時為最佳,各地要根據各地的氣溫條件來安排,較寒冷的地區可以提前開盤。
8 出菇與管理
開盤后的培養基在3~5天為適應期,此時不要向菇盤表面噴水,要繼續將薄膜覆蓋在培養基表面,當劃面長出新的菌線體后再進行噴水。噴水初期為4~5天,每天向盤內噴少量的霧狀水,保持菌盤表面濕潤即可。而應向菇房的地面和空間噴水,增強菇房內的濕度,使菇房內的濕度保持在85%~90%,每月噴水3~4次。5天以后為重水期,向盤內噴水,使水向盤內滲透,此時要增加夜間噴水,使菌盤在20天內含水率達到70%。蠟質層較厚的,可適當多噴水,較薄的可少噴水。當溫度、濕度均適宜,達到原基形成所需要的條件時,菌盤表面開始形成米黃色原基,此時要保持空間濕度。當菌蓋長到0.3~0.5cm時,要適當增加噴水量,以噴霧狀水為宜。要定期為菇房內通風換氣,保證有足夠的氧氣含量。
9 采收
要按照滑菇的收購標準適時采收。當菌蓋直徑達到1.5~2cm時,要及時采收。應避免子實體開傘而降低出售價格,又可減少盤內營養消耗,也利于提前轉茬。采完一茬菇后,將表面清除干凈,停水4~5天,使菌絲恢復,積累營養,為下一茬菇的生長創造有利條件,采收的時機很重要,要注意提高菇體的產量和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