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鴿的嗉囊病包括硬嗉病、嗉囊食滯、嗉囊酸酵、消化不良等,是一種常見病。病因為鴿子吃了發霉變質或不易消化的飼料,以及飲水不足或飲用污水,保健砂不足或砂粒太少等都可造成此病的發生。還有的食入難以消化的東西,致使消化道阻塞,飼料不能通過蠕動推向腺胃。有的個體因消化道中消化吸收功能障礙如胃腸道疾病等,都可引發此病。
本病在童鴿和成鴿中都可發生,但以1~3月齡的鴿較為多見,乳鴿也有少數發生。病鴿食欲減退,嗉囊脹大,內有酸臭的污濁粘性液體,用手觸摸有的堅實,有的綿軟或有波動感。呼出氣味酸臭,口腔唾液粘稠。飲水增多,排糞減少,糞便稀爛或便秘。嚴重的病鴿嗉囊潰爛以致死亡。
本病的預防主要是注意保持飼料新鮮和飲水衛生,對病鴿的治療,首先沖洗嗉囊。方法是抓住鴿,頭向下,手指將嗉囊中的食物和液體擠出,然后用導管將2%的食鹽溶液或0.1%的高錳酸鉀溶液灌洗2~3次,再將鴿頭部向下擠出嗉囊中的液體。清洗完畢后,再給口服酵母片2片(乳鴿用1片),氯霉素半片,并喂服B什水3~5毫升,每天1次,連用3天。
家鴿的胃腸炎較普遍,各種年齡的鴿都可發生,但以幼齡鴿較易得此病。
引起鴿子嗉囊病的各種因素同樣能引發本病。此外,鴿舍陰暗潮濕,運動場地大小,環境氣候變化大大,腸道病原菌太多,多種腸道細菌的感染等,也能引起此病的發生。此外,胃腸炎可由潰瘍性腸炎、鳥疫、鴿副傷寒和球蟲病等引起,應注意區分。
患病鴿的羽毛臟亂,精神沉郁,食欲減少或廢食,有的飲水增加,不喜活動。檢查嗉囊無食物或綿軟有波動感,腹部膨脹,消化不良,嚴重的腹瀉,糞便水樣或稀粘樣,白色或綠色,有的紅色或黑褐色,這是由于小腸出血所致。
剖檢病死鴿,可見腺胃有出血點或潰爛,肌胃角質膜很易剝離,下層有充血或出血點。腸道脹大,呈灰白色,嚴重的呈黑褐色,十二指腸有炎癥,或有充血、出血和壞死灶,大腸也有出血點,內容物呈淺綠色,有臭味。
預防本病主要是平時應做好飼養管理工作,尤其在春夏季節,注意飼料和飲水的衛生。發生本病時,可用呋喃唑酮,按每千克水2片,先將藥片磨碎,再在80度左右的熱水中溶解,然后稀釋于所需的水中,連用3天。或者用四環素或氯霉素0.025%飲水。
本病在童鴿和成鴿中都可發生,但以1~3月齡的鴿較為多見,乳鴿也有少數發生。病鴿食欲減退,嗉囊脹大,內有酸臭的污濁粘性液體,用手觸摸有的堅實,有的綿軟或有波動感。呼出氣味酸臭,口腔唾液粘稠。飲水增多,排糞減少,糞便稀爛或便秘。嚴重的病鴿嗉囊潰爛以致死亡。
本病的預防主要是注意保持飼料新鮮和飲水衛生,對病鴿的治療,首先沖洗嗉囊。方法是抓住鴿,頭向下,手指將嗉囊中的食物和液體擠出,然后用導管將2%的食鹽溶液或0.1%的高錳酸鉀溶液灌洗2~3次,再將鴿頭部向下擠出嗉囊中的液體。清洗完畢后,再給口服酵母片2片(乳鴿用1片),氯霉素半片,并喂服B什水3~5毫升,每天1次,連用3天。
家鴿的胃腸炎較普遍,各種年齡的鴿都可發生,但以幼齡鴿較易得此病。
引起鴿子嗉囊病的各種因素同樣能引發本病。此外,鴿舍陰暗潮濕,運動場地大小,環境氣候變化大大,腸道病原菌太多,多種腸道細菌的感染等,也能引起此病的發生。此外,胃腸炎可由潰瘍性腸炎、鳥疫、鴿副傷寒和球蟲病等引起,應注意區分。
患病鴿的羽毛臟亂,精神沉郁,食欲減少或廢食,有的飲水增加,不喜活動。檢查嗉囊無食物或綿軟有波動感,腹部膨脹,消化不良,嚴重的腹瀉,糞便水樣或稀粘樣,白色或綠色,有的紅色或黑褐色,這是由于小腸出血所致。
剖檢病死鴿,可見腺胃有出血點或潰爛,肌胃角質膜很易剝離,下層有充血或出血點。腸道脹大,呈灰白色,嚴重的呈黑褐色,十二指腸有炎癥,或有充血、出血和壞死灶,大腸也有出血點,內容物呈淺綠色,有臭味。
預防本病主要是平時應做好飼養管理工作,尤其在春夏季節,注意飼料和飲水的衛生。發生本病時,可用呋喃唑酮,按每千克水2片,先將藥片磨碎,再在80度左右的熱水中溶解,然后稀釋于所需的水中,連用3天。或者用四環素或氯霉素0.025%飲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