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鱉的養殖把六關

   日期:2015-10-23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33    
    鱉病已成為制約養鱉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據我們的研究與實踐,防治鱉病要把好清塘關、苗種關、水質關、飼料關、診斷關和用藥關。 

    1.清塘關 

    土池養鱉在每次放養前要徹底清淤和藥塘,藥塘用150―200ppm生石灰,方法是先將生石灰撤布于池塘中,然后進水10厘米左右,隨即用生石灰水澆灑池塘四周。加溫養殖的水泥池(無底沙)放養前,用10―20ppm漂粉溶液刷洗池壁和底。 

    2.苗種關 

    苗種質量直接關系到鱉對病原的抵抗力。因此在選購苗種時,要認真仔細。種苗外觀上要無病無傷,體質健壯,活動敏捷,并查詢苗種的來源。一般情況下,北方的苗種到南方能適應,而南方苗種在北方的適應性較差,對不良環境的抵抗力下降。苗種下搪前要進行消毒,主要方法有藥浴、鱉體藥物涂抹和口服預防藥物。 

    3.飼料關 

    飼料是鱉生長、發育、繁殖等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因此要從數量、質量上滿足鱉對餌料的需求,尤其不要投喂質次、變質的飼料。在投飼方法上,鱉與魚有一定的差異,雖然都是定點投喂,但是鱉要多布點,因為鱉不喜動,不喜群居。 

    4.水質關  

    目前,對養殖水質的標準普遍是理化因子考慮多,而對生物因子提得很少。事實上,鱉對 pH值、溶氧等理化因子的適應范圍很廣,相反,鱉生長快、病害少的水體其生物優勢種群總是相同或相似的。因此,在日常管理上,我們提倡不要頻繁換水、消毒,多采用生物調控的辦法來達到管理水質的目的。這樣,既降低了成本,又改善了鱉的生長環境,提高了商品鱉的品質。 

    5.診斷關 

    鱉病診斷從三方面著手。一是鱉體檢測,包括體表和體內檢測。方法上可進行顯微鏡檢查、細菌培養、電鏡檢查等,從而確定病原。二是水質檢測,了解水中微生物的優勢種群和是否存在有毒物質等。三是飼料檢測,看是否腐敗、霉變,激素添加是否超標等。 

    6.用藥關 

    用藥的標準是對癥下藥。鱉的皮膚沒有鱗片等衍生物,因此對一般水體消毒所用的漂白粉、生石灰、優氯凈、強氯精等要慎重使用。當這些消毒劑大量頻繁使用時,會嚴重損害甲魚的皮膚。皮膚是抵抗病原微生物的第一道屏障,皮膚受損會使病原微生物更易侵入,從而引起一系列的病變,如紅底板、出血、腐皮等。在給鱉用藥時,現在也有一些地方進入了誤區,認為用比不用好,用藥勤似乎就能預防疾病,其實不然。任何藥都是有副作用的,目前的藥物對微生物的搗蛋抑制或選擇很少能具體到某一種,往往是殺死有害菌,也損傷了有益菌,同時鱉本身也會產生抗藥性。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