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蜜蜂簡稱中蜂,是我國的優良蜂種。收捕野生中蜂是利用自然資源解決蜂種既經濟又有效的方法。
一、收捕時期
蜜源流蜜盛期和分蜂季節是收捕野生中蜂的最好時期,此時不僅蜂群活動頻繁,分蜂群多易于收捕,而且收捕到的蜂群容易馴養。
二、收捕準備
在蜜源流蜜盛期和分蜂季節到來之前就要做好場址選擇、蜂箱蜂具添置、收捕工具制作等必要的準備工作。收捕野生中蜂的蜂箱最好是以前養過蜂、干凈、無縫隙、帶有蜜蠟香味的蜂箱。沒有蜂箱時可用蜂桶、竹筐等器具代替。由于野生中蜂營巢于泥洞、石穴、樹洞等處,所以還要準備面罩網、噴煙器、防蜇手套、收蜂器和收捕箱等。
三、收捕方法
1.樹洞蜂群的收捕。有些樹木是受國家保護的珍稀樹種和古樹,所以收捕營巢在樹洞中的蜂群時,要經過周密調查和分析研究,不要隨便開鑿樹體,以免造成對樹體損傷。收捕一般樹洞中的蜂群,可先用石塊或木棍敲打樹干,再聽蜂聲,確定蜂團的位置。觀察樹干上蜜蜂的出入口,若有多孔出入,除上、下各留1孔外,其它出入口全部用泥封死,在上孔綁1布袋或掛1蜂箱,使袋口或箱門緊接上孔,然后往下孔內熏煙或吹進樟腦油,驅蜂離脾,并經上孔進入布袋或蜂箱。另一種方法是用斧或鑿擴大洞口,露出蜂團,割脾收蜂,采用此法時要向蜂團噴灑稀薄蜜水,使蜂安定,防止外逃。
2.泥洞蜂群的收捕。先把有蜂洞穴四周的野草鏟光,再檢查蜜蜂有幾個出入口,除留下1個主要的出入口外,其余的洞口全部用泥堵死。在留下的出入口用噴煙器往洞內噴煙,迫使蜂群離開巢脾在穴內集結成為蜂團,然后用鐵鍬將泥洞從外至內徐徐挖開,露出蜂巢,用刀把巢脾依次割下,要特別注意保護蛹脾和卵脾。當蜂群離脾結團時,用蜂掃將整個蜂團掃入收蜂器中,若蜂團過大一次不能掃入時,應先把有蜂王附著的部分掃入收蜂器,以防止蜂王逃遁。蜂王在收捕過程中起飛,可暫停片刻,待蜂王飛回蜂團后再行收捕。
3.巖洞蜂群的收捕。筑巢于巖洞中的野生中蜂比較難收捕。如果洞口比較大,伸手進洞能摸到蜂團,可以采取上述兩種方法收捕。如果洞口很小,巖壁較厚,可保留一個主要的進出口,其余的全部用泥土封閉,然后用脫脂棉蘸石炭酸塞進洞口,置于蜂巢下方,在洞口插一根玻璃管,玻璃管的另一端插入蜂箱巢門,箱內預先放2~3張帶蜜巢脾,洞內蜜蜂耐受不住石炭酸的熏蒸,便會紛紛離脾,經玻璃管爬入蜂箱,待看到蜂王爬過而且洞內蜜蜂基本爬出后,即可將蜂箱連帶蜂群搬回。
一、收捕時期
蜜源流蜜盛期和分蜂季節是收捕野生中蜂的最好時期,此時不僅蜂群活動頻繁,分蜂群多易于收捕,而且收捕到的蜂群容易馴養。
二、收捕準備
在蜜源流蜜盛期和分蜂季節到來之前就要做好場址選擇、蜂箱蜂具添置、收捕工具制作等必要的準備工作。收捕野生中蜂的蜂箱最好是以前養過蜂、干凈、無縫隙、帶有蜜蠟香味的蜂箱。沒有蜂箱時可用蜂桶、竹筐等器具代替。由于野生中蜂營巢于泥洞、石穴、樹洞等處,所以還要準備面罩網、噴煙器、防蜇手套、收蜂器和收捕箱等。
三、收捕方法
1.樹洞蜂群的收捕。有些樹木是受國家保護的珍稀樹種和古樹,所以收捕營巢在樹洞中的蜂群時,要經過周密調查和分析研究,不要隨便開鑿樹體,以免造成對樹體損傷。收捕一般樹洞中的蜂群,可先用石塊或木棍敲打樹干,再聽蜂聲,確定蜂團的位置。觀察樹干上蜜蜂的出入口,若有多孔出入,除上、下各留1孔外,其它出入口全部用泥封死,在上孔綁1布袋或掛1蜂箱,使袋口或箱門緊接上孔,然后往下孔內熏煙或吹進樟腦油,驅蜂離脾,并經上孔進入布袋或蜂箱。另一種方法是用斧或鑿擴大洞口,露出蜂團,割脾收蜂,采用此法時要向蜂團噴灑稀薄蜜水,使蜂安定,防止外逃。
2.泥洞蜂群的收捕。先把有蜂洞穴四周的野草鏟光,再檢查蜜蜂有幾個出入口,除留下1個主要的出入口外,其余的洞口全部用泥堵死。在留下的出入口用噴煙器往洞內噴煙,迫使蜂群離開巢脾在穴內集結成為蜂團,然后用鐵鍬將泥洞從外至內徐徐挖開,露出蜂巢,用刀把巢脾依次割下,要特別注意保護蛹脾和卵脾。當蜂群離脾結團時,用蜂掃將整個蜂團掃入收蜂器中,若蜂團過大一次不能掃入時,應先把有蜂王附著的部分掃入收蜂器,以防止蜂王逃遁。蜂王在收捕過程中起飛,可暫停片刻,待蜂王飛回蜂團后再行收捕。
3.巖洞蜂群的收捕。筑巢于巖洞中的野生中蜂比較難收捕。如果洞口比較大,伸手進洞能摸到蜂團,可以采取上述兩種方法收捕。如果洞口很小,巖壁較厚,可保留一個主要的進出口,其余的全部用泥土封閉,然后用脫脂棉蘸石炭酸塞進洞口,置于蜂巢下方,在洞口插一根玻璃管,玻璃管的另一端插入蜂箱巢門,箱內預先放2~3張帶蜜巢脾,洞內蜜蜂耐受不住石炭酸的熏蒸,便會紛紛離脾,經玻璃管爬入蜂箱,待看到蜂王爬過而且洞內蜜蜂基本爬出后,即可將蜂箱連帶蜂群搬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