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屬于鳥綱,雞形目,雉科中的孔雀屬,是雉科中較大的一種鳥類,有綠孔雀、藍孔雀及變異種白孔雀等幾個品種。孔雀從出殼至2月齡內育雛期體弱嬌嫩,對環境溫度的要求較高;3月齡以后進入育成期,2―3年達到性成熟。種鳥的公母比為1:3―5,人工養殖條件下,產蛋繁殖從每年的4月中旬至7月中旬,年產蛋為20―30枚以上,種蛋孵化期為26―27天。由于公母孔雀的發情不同步,雄鳥發情的時間遲,且持續時間短,而雌鳥的發情則較早,且持續時間也較長,因此影響其受精率和繁殖率。
孔雀除了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外,也是一種野味濃郁的肉用珍禽。孔雀肉蛋白質含量高達28%,而脂肪則僅為1%左右,富含10多種氨基酸、多種維生素及微量元素。因此具有很高的飼養價值,是近10多年來發展較快的珍禽之一。目前隨著孔雀人工養殖的發展,昔日的籠中“鳥王”也開始“飛”上大眾餐桌,成為野味中的上品。
孔雀除了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外,也是一種野味濃郁的肉用珍禽。孔雀肉蛋白質含量高達28%,而脂肪則僅為1%左右,富含10多種氨基酸、多種維生素及微量元素。因此具有很高的飼養價值,是近10多年來發展較快的珍禽之一。目前隨著孔雀人工養殖的發展,昔日的籠中“鳥王”也開始“飛”上大眾餐桌,成為野味中的上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