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桃樹流膠病綜合防治技術

   日期:2015-10-21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209    
    桃樹流膠病嚴重影響桃樹的生長結果,導致枝勢衰老、枝條干枯、植株死亡。發病成因包括非侵染性和侵染性兩種。 

    一、桃樹非侵染性流膠病 

    此病在氣溫15℃以上開始發生,25℃左右雨后濕度大時有可能暴發,氣溫低于15℃以下病害很少發生。由機械、蟲傷、日灼等引起的傷口流膠,開始為白色透明膠狀,后顏色逐漸變成褐紅色,遇適溫高濕時膠狀物呈噴發狀堆積在傷口表面,主要發生部位為機械傷、蟲傷和人為損傷處等。被害桃樹樹勢衰弱,葉片變小變黃,病部容易被腐生菌感染,使木質腐爛。在粘重的黃土、瘦瘠土壤、菜園土和酸堿過重的土壤及土壤有機質含量少的果園容易出現流膠病。主要是由于霜害、凍害、病蟲害、雹害、水分過多或不足、施肥不當、修剪過重、結果過多、土質粘重或土壤酸度過高等原因引起。樹齡大的桃樹發病重,幼齡樹發病輕。防治非侵染性流膠病首先應加強栽培管理,增強樹勢,注意果園排水,增施有機肥料,改良土壤,合理修剪,減少樹干傷口。同時防治蛀食枝干的害蟲,預防蟲傷。3月下旬至4月上旬桃蚜、桃瘤蚜大量孵化時,噴施50%辛硫磷乳劑2000倍液,或80%敵敵畏乳油1000倍液,噴1~2次;在桃蚜、桃瘤蚜孵化后,及時噴施50%抗蚜威2000倍液、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000~4000倍液、20%殺滅菊酯3000倍液防治。 

    二、桃樹侵染性流膠病 

    此病發生在根頸、主干、枝杈等部位。發病初期,枝干部位出現腫脹,之后流出淡黃色透明樹脂,隨著時間推移,凍狀膠體逐漸呈淡紅褐色、棕褐色。若天氣干燥,膠狀物轉變成茶褐色堅硬膠塊,呈結晶狀,粘附于枝干表皮。病菌在被害枝條內過冬,分生孢子通過雨水和風傳播。雨天從病部溢出大量病菌,順著枝條流下或濺附在新梢上,從皮孔、傷口侵入,成為新梢初次感病的主要菌源。枝干內潛伏病菌的活動與溫度有關。隨氣溫上升,樹體流膠點增多,病情逐漸嚴重。1年中有兩次發病高峰,分別在5月下旬~6月下旬和8月上旬~9月中旬,入冬后流膠停止。 

    三、防治方法 

    1.修剪清園 

    冬季需剪除病枯枝干,集中燒毀,噴施29%石硫合劑150倍液進行樹體消毒,減少菌源;樹干用20%~25%石灰乳涂刷殺菌消毒,預防凍害和日灼樹干。 

    2.亂疤涂藥 

    桃樹發芽前后去除病斑,然后涂抹殺菌劑,在萌芽前或春季用抗菌劑402的100倍液涂抹病斑,用1∶1∶100波爾多液或5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800倍液、50%多菌靈500倍液噴施或涂抹病株,殺滅病菌,減少侵染源。 

    3.枝干涂白 

    冬春季節進行兩次主干刷白,防止流膠病發生。第1次刷白于桃樹落葉后進行,用波美5度石硫合劑+新鮮牛糞+新鮮石灰涂刷主干,或用巴德粉調配桐油,刷于桃樹主干和主枝,減少病蟲侵染和輻射熱危害,早春將病部刮除,傷口可涂波美5度石硫合劑,再涂白鉛油或煤焦油保護。 

    4.藥物防治 

    若是細菌性病原引起的流膠,用農用鏈霉素或葉青雙等進行噴施和涂刷主干。真菌性病原引起的流膠,可用抗菌劑401、多菌靈、甲基托布津、異菌脲等噴施或涂刷主干,涂刷主干的濃度比噴施樹冠的濃度相對提高。主干涂刷之前,用竹片把流膠部位的膠狀物刮除干凈后,再涂刷藥液,或將廢舊干凈棉布剪成條狀浸透藥液后包于患處,再用10厘米寬薄膜包扎,具有較好的防治效果。早春樹芽萌動前噴5波美度石硫合劑或50%退菌特可濕粉劑800倍液,殺死越冬后的病菌,每10天噴1次,連噴3次。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發病初期噴72%農用硫酸鏈霉素4000~5000倍液,隔7天噴1次,連噴2~3次,也可用5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50%多菌靈800~1000倍液、505甲基托布津1000~1500倍液,每10天噴1次,連噴3~4次。在桃花生長旺盛期(5~6月間),采用25%施保克乳油500~800倍液、50%施保功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5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800倍液、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噴霧,每7~10天噴1次,連噴3~4次,效果更佳。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