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鯉稚魚的選擇通常分為兩類:毛仔購入型、稚魚購入型。
(1)毛仔購入型 喜歡購入毛仔的愛好者,常購入2~3厘米的仔魚培育。此種方式需要一定的技術,主要應注意:
第一,應選擇優良種鯉產下的仔魚。
第二,要有相當的飼育技術。主要是注意水質變化、餌料更換等。
第三,必須嚴格地挑選。因大批量購人毛仔,而其中能得到的好魚其實不多。本來素質良好的錦鯉是潛在的,但由于沒有選別,將之與精力旺盛、生命力強的原種鯉養在一起,它的潛在優勢必會消失殆盡。
具體選別法則是:在孵化后1~3個月內進行3~4次。第一次
選別時,去掉畸形、變形和全黑、白無地、赤無地等;第二次選別就
是盡早淘汰劣質鯉,保護良質錦鯉。
(2)稚魚購入型 指選購5~10厘米稚魚飼養至20~30厘米或更大者。在業者進行第二、第三次選別時,選擇幾十尾有培養前途的稚魚。這種方法需具獨到的鑒賞眼光。
選購紅白、大正三色、昭和三色要選擇紅斑紋的配置良好者。因為紅斑紋很少有大的變化。另外,斑紋邊緣清晰、色彩濃厚者才有前途。
這個時期的稚魚如果色彩太淡薄,雖然花紋漂亮,但不容易上彩,因此也不宜選取。選擇黑斑時,初學者喜歡選擇黑斑大而多、已是完成好的黑斑,殊不知這種黑斑會隨著魚體生長而集中變大,而后易于褪化而分散。因此,應以選擇白底上隱約可見的黑斑紋者為宜。
最重要的是選擇健康而體格粗大者。如果花紋構圖非常漂亮但體弱有病、變形、有外傷等不健康者,也要堅決舍棄。另外,要選擇素質良好的稚魚。其一要看種鯉是否優良,其二要憑自己的經驗來鑒賞與挑選。白質、紅質、黑質必須優良。隨著魚體成長,會有一些褪色和體形有異者,應及早淘汰。
一般有經驗人士常會觀察,如頭部骨骼較大呈圓形,尾部粗料者及背鰭、胸鰭呈白色者為佳,不可有紅斑、黑斑。大正三色黑斑不宜太多,胸鰭上最多只可有3條左右黑條紋。
(1)毛仔購入型 喜歡購入毛仔的愛好者,常購入2~3厘米的仔魚培育。此種方式需要一定的技術,主要應注意:
第一,應選擇優良種鯉產下的仔魚。
第二,要有相當的飼育技術。主要是注意水質變化、餌料更換等。
第三,必須嚴格地挑選。因大批量購人毛仔,而其中能得到的好魚其實不多。本來素質良好的錦鯉是潛在的,但由于沒有選別,將之與精力旺盛、生命力強的原種鯉養在一起,它的潛在優勢必會消失殆盡。
具體選別法則是:在孵化后1~3個月內進行3~4次。第一次
選別時,去掉畸形、變形和全黑、白無地、赤無地等;第二次選別就
是盡早淘汰劣質鯉,保護良質錦鯉。
(2)稚魚購入型 指選購5~10厘米稚魚飼養至20~30厘米或更大者。在業者進行第二、第三次選別時,選擇幾十尾有培養前途的稚魚。這種方法需具獨到的鑒賞眼光。
選購紅白、大正三色、昭和三色要選擇紅斑紋的配置良好者。因為紅斑紋很少有大的變化。另外,斑紋邊緣清晰、色彩濃厚者才有前途。
這個時期的稚魚如果色彩太淡薄,雖然花紋漂亮,但不容易上彩,因此也不宜選取。選擇黑斑時,初學者喜歡選擇黑斑大而多、已是完成好的黑斑,殊不知這種黑斑會隨著魚體生長而集中變大,而后易于褪化而分散。因此,應以選擇白底上隱約可見的黑斑紋者為宜。
最重要的是選擇健康而體格粗大者。如果花紋構圖非常漂亮但體弱有病、變形、有外傷等不健康者,也要堅決舍棄。另外,要選擇素質良好的稚魚。其一要看種鯉是否優良,其二要憑自己的經驗來鑒賞與挑選。白質、紅質、黑質必須優良。隨著魚體成長,會有一些褪色和體形有異者,應及早淘汰。
一般有經驗人士常會觀察,如頭部骨骼較大呈圓形,尾部粗料者及背鰭、胸鰭呈白色者為佳,不可有紅斑、黑斑。大正三色黑斑不宜太多,胸鰭上最多只可有3條左右黑條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