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關于雛鴨脫腱癥的防治

   日期:2015-10-21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87    
  鴨脫腱癥是育雛期易發的疾病,此病發生率很高,有些場戶的雛鴨患病率高達50%,嚴重影響養殖效益。 

  發病原因 發病原因主要是飼料營養不良或飼養管理方法不當所致,以及舍內溫度偏低、濕度偏大等。 

  臨床癥狀 大多數在雛鴨期發生此病,發病鴨均在10日齡以上。發病初期,雛鴨行走不便,兩腿顫動,跗關節向內彎曲,時有爬行等姿勢,但吃食尚好。隨著病情加重,病鴨完全不能站立和走動,移動時用跗關節觸地,甚至兩翼支撐著地面,由此造成肢體磨爛發炎,關節腫大、變形,呈現“O”形或“X”形。病鴨吃食困難,逐漸消瘦乃至死亡。到21日齡時,發病率可上升到50%,死亡率可達10%以上。 

  剖檢變化 剖檢可見腺胃、肌胃黏膜脫落,食入肌胃的飼料干燥變黑;整個腸道明顯充血,并出現絲狀出血點;骨質變脆,胸骨成扁平弧形。 

  防治方法 合理搭配飼料品種,保證供給雛鴨所需營養成分。育雛期飼料含粗蛋白質22%,粗纖維3.5%,鈣1.28%,磷0.71%,賴氨酸1.05%,蛋氨酸加胱氨酸0.73%,復合維生素0.2克/公斤。并添加適量的錳和鋅。 

  鴨舍內溫度保持在25℃左右,濕度保持在65%~70%,飼養密度以每平方米7~10只為宜。 

  鴨發病后應立即分群治療,以小圈分散飼養,讓每只病鴨都能飲到水、吃到食。同時,針對飼料中所缺營養成分,補充礦物質、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等?;疾‰r鴨每公斤飼料中添加錳50毫克,每只鴨飼喂維生素D、維生素B1、維生素B2各5毫克,連喂7天后減量。此外,應適當補充飼喂青飼料和魚產品飼料。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