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水稻中低產田機械化綜合治理技術研究

   日期:2015-10-20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220    
    水稻在糧食作物種植中收益突出,廣大農民種植水稻的積極性較高,但近年來由于土質退化、盲目改種等各種因素,造成一些水稻田投入高,產出少。
    通過運用以機械為主導,結合農業、生物、工程等綜合技術,對這些中低產田進行土、肥、水、耕作制度的綜合治理,實現中低產田質的飛躍,使糧食生產達到可持續增長,降低生產成本,減少水資源浪費,最終達到節本增效目的。
    一、中低產田的基本特征
    1.淺。中低產田耕層厚度大部分在15cm以下,有些甚至不足12cm。
    2.瘦。偏瘦的中低產田多為開發時間較短的淹育性、潛育性和沼澤性水稻田。
    3.旱。由于水資源的短缺以及其他行業和生活用水的增多,農業用水比重逐漸減少,易旱田的數量將逐年增加。
    4.堿。由于幾十年來大量施用堿性肥料,目前,偏堿的石灰性水田呈逐年上升趨勢。
    5.毒。由于廠礦及生活區廢水、廢物、廢氣的直接排放污染,許多優質的水田變成了礦毒田。
    6.漏。許多中低產田存在滲漏嚴重現象。
    二、綜合治理的一般原則及技術指標
    依據中低產田的主要特征,運用不同的綜合治理技術,因地制宜地對中低產田的土、肥、水等進行全方位治理,使中低產田的耕層厚度基本達到17~19cm,有機質增加O.3%以上。
    三、綜合治理技術措施及效果分析
    1.機械化深耕深松技術。運用機械深耕深松,形成疏松綿軟、結構良好、活土層厚、平整肥沃的耕作層。加深耕作層,使固相、液相、氣相比例相互協調,逐步形成具有較高生產潛力的新耕作層,達到改良土壤的目的。
    2.機械化秸桿還田技術。作物秸稈中含有氮、磷、鉀、鈣、硫等農作物必需的主要營養元素,稻草還田是增施有機質肥料的好方法,稻草還田漚爛后,腐殖質化,改善了土壤的結構,提高了土壤自身調節水、肥、溫、氣的能力。 ’
    3.機械深施化肥技術和增施有機肥技術。使用機械化、半機械化在土地耕翻時和作物生長中期,將化肥按農藝要求的數量和化肥位置效應,施于土壤表層以下一定深度,一般6~lOcm。應用機械深施化肥技術,提高化肥利用率10%以上。增施有機肥,是培肥地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稻谷品質的主要環節,應逐步提高有機肥施用比例。
    4.節水少耕技術。采用特制的水田帶狀旋耕機,同時加裝施肥裝置,原稻茬保持不動,在兩稻茬之間,對水田進行T型帶狀旋耕及施肥作業,施后進行鎮壓整形,旋耕機幅寬180cm,帶狀旋耕作業6行,每行耕寬15cm,耕深16~18cm,與普通插秧機配套。第二年對未耕區進行輪耕,多次輪耕后視情況進行一次全面翻耕。應用此項技術可有效減少稻田用水的滲漏,減少50%~60%的耕整地作業量,降低了生產成本,節水效果明顯。
    5.機械化冬翻覆肥技術。秋收結束后,大量灑施有機肥,運用機械冬翻覆肥。對潛育性和沼澤性水田要使用機械開溝排水,降低水位,同時進行犁田曬冬,排除有毒物質,改良土壤。
    6.其它綜合技術。如機械破胸催芽技術、機械拋秧、機械植保、機械收割脫粒、化學除草、選用優良品種、使用植物生長調節素等。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