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好栽培場地的環境衛生,栽培前徹底清除栽培場周圍的雜物,減少污染源并在栽培場定期撒放石灰創造不利于雜菌生長的堿性環境。在田間管理初期澆水少量,早晚各一次;中期適當增加澆水量,早晚兩次;后期以干濕交替為特征,濕時澆水使耳片充分吸飽水膨大,外觀發亮為止,干時以耳片收縮卷曲為止,避免在中午高溫期澆水和大量積水。發現有少量的菌袋污染,可用5%石灰水、75%酒精、50%多菌靈1200倍、青霉凈、75%甲基托布津等藥液浸透病斑防治。菌袋污染較輕的可用75%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波爾多液噴霧防治。對污染特別嚴重的及時深埋或燒毀,防止再度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