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貴陽市雙孢蘑菇大田栽培技術

   日期:2015-10-15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38    
  雙孢蘑菇又稱白蘑菇、洋蘑菇,簡稱蘑菇,是目前世界上栽培最廣,產量和消費量最大的食用菌。蘑菇的味道鮮美,營養豐富。高蛋白、低脂肪,含18種氨基酸,其中8種是人體維持正常生理功能必不可少的氨基酸。貴陽市烏當區具有得天獨厚的食用菌栽培環境,其森林覆蓋率42.5%,境內主要有林木16科,180種,農業以水稻、玉米為主,食用菌源料豐富。烏當區交通方便,農業人口38萬人,為調整該區農業結構,增加農民收入,豐富貴陽市人民的菜籃子,發展烏當區經濟,烏當區2007年發展雙孢蘑菇22hm2,現項目已全面啟動。  
    
  1 雙孢蘑菇生產所需的環境條件  
    
  1.1 營養蘑菇足一種腐生真菌,不含葉綠素,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完全靠培養料中的營養物質來滿足自身生長發育的需要。  
    
  1.2 溫度 蘑菇在整個生長發育階段對溫度的要求是由高到低,菌絲體要求24℃左右,子實體要求16℃左右。  
    
  1.3 水分 蘑菇是一種好氣性真菌,生長過程中要通氣良好,特別是出菇階段,否則會產生薄皮菇。培養料最佳含水量60%-65%;土壤含水量為20%-23%,即以捏得扁,不沾手為宜。出菇期偏濕、平時偏干。  
    
  1.4 光照 雙孢蘑菇喜在黑暗條件下生長,忌陽光直射。  
    
  1.5 酸堿度 適宜雙孢蘑菇菌絲生長的pH值范圍為5.5-8.5,以pH值7.O左右最好。蘑菇生長過程中會產生一定的酸,故要用石灰水來調節酸堿度。  
    
  2 烏當區雙孢蘑菇露天栽培技術  
    
  烏當區屬亞熱帶濕潤溫和氣候,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15.6℃,平均降水量1257mm,土壤肥沃,pH值5.6-7.2,無霜期275d以上,非常適宜雙孢蘑菇生長。  
    
  2.1 栽培場地 套種地塊除大田栽培外,還可選擇有自然遮陽物的地塊,如果樹、茶園行間、高稈作物地中;單作地塊應選坡度小,排水良好,背風陰涼的地塊種植。  
    
  2.2 種植季節 烏當區歷年來9月的月均溫度23℃左右,此時為烏當區露天大田蘑菇種植適宜播種期。  
    
  2.3 培養料的配方及堆制  

  2.3.1 培養料配方。每公頃用草類6萬kg,草糞3萬kg,油枯3000kg,尿素375kg,復合肥375kg,石灰3000kg,石膏粉3000kg,甲醇150kg。  
  2.3.2 堆制。堆料一般在夏末秋初進行。用新鮮、曬干、無霉變的草類、農家肥,選擇向陽,水源方便,排污力好的地方進行堆料。把秸稈類的鍘成50cm長,草類在堆料前1d預濕備用。然后1層草1層糞共堆7層,每層厚20cm,澆透水,用塑料膜蓋上,不要蓋實,以補充空氣。一般翻堆4-5次,每次都要充分抖松、拌均。每次相隔時間依次為7、6、5、4、3d。7d后進行第1次翻堆,水分要適宜,不能過多,也不能過少。以手捏料時水滴可從手指中流出2-3滴為宜。翻堆時加入普鈣、油枯、石灰、石膏。第2次翻堆加入尿素、復合肥。以后注意水分含量就行,最后1次翻料要用殺蟲劑噴邊料,用塑料膜蓋密閉。充分殺死料堆中害蟲。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