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0月,我市某養狐業戶飼養的70余只狐發生劇烈腹瀉,并伴有高熱、嘔吐等癥狀,經綜合診斷確診為弓形蟲病與沙門氏菌病的混合感染。
1病因分析
弓形蟲病是一種分布廣泛的由龔地弓形蟲引起的一種人畜共患原蟲病。狐吞食弓形蟲的感染性卵囊或含有弓形蟲速殖于或包囊的中間宿主的肉、內臟、滲出物、排泄物或乳汁而被感染后,子孢子或滋養體在體內有核細胞內進行弓形蟲發育,形成包囊,停留在一些組織中,懷孕母狐還可經過胎盤使胎兒遭受感染。本病潛伏期7-10天或數月,輕度感染一般不顯癥狀;重度感染的急性病例2-4星期可致死,慢性病例可維持數月而長期帶蟲。
2臨床癥狀
發病狐體溫升高至41―42度、呈稽留熱,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或廢絕、心跳快而弱、可視黏膜蒼白或黃染、結膜發炎、流膿性眼屎、視覺障礙、鼻腔流漿液性鼻液。部分狐突發性急性胃腸炎,嘔吐,膻痛和劇烈腹瀉,初糞稀如水,繼之轉為粘液性。嚴重者發生出血性腹瀉,體質迅速衰竭,最后因脫水、休克而死。有的呼吸迫促困難,咳嗽,胸、膻等無毛或少毛處皮膚暗紅.有的表現極度興奮,眼球突出,出現劇烈嘔吐、運動失調、后肢不全麻痹或完全麻痹等神經癥狀。母狐妊娠早期發生流產,或后期早產。
3病理變化
死亡狐,全身橫紋肌色淡或黃染,有的頭部皮下水腫。胃空虛,僅有少量粘液,胃腸黏膜充血、腫脹、出血,有潰瘍或灰白色壞死灶。肺充血、腫脹.間質增寬,有小出血點和灰白色病灶,切面流出多量帶泡沫液體。脾腫脹呈暗紅色,膽囊腫大,內充滿濃稠的膽汁。腎腫大壞死并有出血點,膀胱內無尿,黏膜上有點狀出血。黏膜、皮下脂肪或肌肉、漿膜見輕微的黃疸。全身淋巴結腫大,切面濕潤多汁,并伴有粟粒大灰黃色壞死灶和出血點,有的狐心包積液、胸腹腔液體增多。
4實驗室診斷
4.I細菌培養
取死亡狐肝臟或膽汁無菌接種普通瓊脂平板和麥康凱瓊脂平板,于37度恒溫培養箱培養24-28小時后觀察結果。可見麥康凱瓊脂平板上形成邊緣整齊,稍凸起,表面光滑濕潤,直徑約1.5-2.0毫米無色或淺白色圓形菌落。
4.2染色鏡檢
取典型菌落革蘭氏染色鏡檢,可見粗短、無芽孢的革蘭氏陰性小桿菌,單個散在。
4.3生化試驗
能分解葡萄糖,不分解乳糖、蔗糖,靛基質試驗呈陰性,甲基紅試驗呈陽性。采取胸、腹腔滲出液或肺、肝、淋巴結等檢查。涂片自然千燥后,瑞氏染色鏡檢,可見弓形蟲呈新月形或桔子瓣狀,一端鈍圓,一端較細長,胞漿藍色,中央有一紫紅色的核。有時可見到數個到數十個正在繁殖的呈檸檬狀、圓形或卵圓形的不規則形蟲體集合。
4.4動物試驗
取死亡狐肺、肝、淋巴結等病料,用每放毫升含有1 000國際單位青霉素和0.5毫克鏈霉素的生理鹽水作I0倍稀釋,制成乳劑,進行小白鼠腹腔接種,每只0.5毫升,1星期后采腹水涂片檢查,可發現典型的弓形體。由此確定為弓形蟲病感染。
5防治
加強飼養管理,對籠箱、小室、食具等經常清掃和定期消毒.嚴禁用病死動物、被污染的飼料和腐敗變質的肉、蛋、奶喂狐,對動物性飼料如肉、蛋、奶等應煮熟后再喂。同時要注意滅鼠、滅蠅,提高管理水平。發病狐舍用百毒殺消毒液進行消毒,1次/日,連用3-5天。
隔離病狐,發病狐用磺胺嘧啶鈉注射液0.03-0.08毫克/千克體重肌注,2次/日,連用3―5天;也可使用磺胺嘧啶(sD)60毫克/千克體重,加甲氧芐氨嘧啶(TMP)12毫克/千克體重混合口服,2次/日,連用5-7天。同時應用維生素c針注射液10毫克/千克體重,肌肉注射,2次/日,并在飲水中加入電解多維和口服補液鹽等,以減少應激,防止脫水,補充營養。
取大蒜15克,搗成蒜泥后配制成大蒜酊后內服,每日3次,連用3天。7日后回訪,病狐康復。
1病因分析
弓形蟲病是一種分布廣泛的由龔地弓形蟲引起的一種人畜共患原蟲病。狐吞食弓形蟲的感染性卵囊或含有弓形蟲速殖于或包囊的中間宿主的肉、內臟、滲出物、排泄物或乳汁而被感染后,子孢子或滋養體在體內有核細胞內進行弓形蟲發育,形成包囊,停留在一些組織中,懷孕母狐還可經過胎盤使胎兒遭受感染。本病潛伏期7-10天或數月,輕度感染一般不顯癥狀;重度感染的急性病例2-4星期可致死,慢性病例可維持數月而長期帶蟲。
2臨床癥狀
發病狐體溫升高至41―42度、呈稽留熱,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或廢絕、心跳快而弱、可視黏膜蒼白或黃染、結膜發炎、流膿性眼屎、視覺障礙、鼻腔流漿液性鼻液。部分狐突發性急性胃腸炎,嘔吐,膻痛和劇烈腹瀉,初糞稀如水,繼之轉為粘液性。嚴重者發生出血性腹瀉,體質迅速衰竭,最后因脫水、休克而死。有的呼吸迫促困難,咳嗽,胸、膻等無毛或少毛處皮膚暗紅.有的表現極度興奮,眼球突出,出現劇烈嘔吐、運動失調、后肢不全麻痹或完全麻痹等神經癥狀。母狐妊娠早期發生流產,或后期早產。
3病理變化
死亡狐,全身橫紋肌色淡或黃染,有的頭部皮下水腫。胃空虛,僅有少量粘液,胃腸黏膜充血、腫脹、出血,有潰瘍或灰白色壞死灶。肺充血、腫脹.間質增寬,有小出血點和灰白色病灶,切面流出多量帶泡沫液體。脾腫脹呈暗紅色,膽囊腫大,內充滿濃稠的膽汁。腎腫大壞死并有出血點,膀胱內無尿,黏膜上有點狀出血。黏膜、皮下脂肪或肌肉、漿膜見輕微的黃疸。全身淋巴結腫大,切面濕潤多汁,并伴有粟粒大灰黃色壞死灶和出血點,有的狐心包積液、胸腹腔液體增多。
4實驗室診斷
4.I細菌培養
取死亡狐肝臟或膽汁無菌接種普通瓊脂平板和麥康凱瓊脂平板,于37度恒溫培養箱培養24-28小時后觀察結果。可見麥康凱瓊脂平板上形成邊緣整齊,稍凸起,表面光滑濕潤,直徑約1.5-2.0毫米無色或淺白色圓形菌落。
4.2染色鏡檢
取典型菌落革蘭氏染色鏡檢,可見粗短、無芽孢的革蘭氏陰性小桿菌,單個散在。
4.3生化試驗
能分解葡萄糖,不分解乳糖、蔗糖,靛基質試驗呈陰性,甲基紅試驗呈陽性。采取胸、腹腔滲出液或肺、肝、淋巴結等檢查。涂片自然千燥后,瑞氏染色鏡檢,可見弓形蟲呈新月形或桔子瓣狀,一端鈍圓,一端較細長,胞漿藍色,中央有一紫紅色的核。有時可見到數個到數十個正在繁殖的呈檸檬狀、圓形或卵圓形的不規則形蟲體集合。
4.4動物試驗
取死亡狐肺、肝、淋巴結等病料,用每放毫升含有1 000國際單位青霉素和0.5毫克鏈霉素的生理鹽水作I0倍稀釋,制成乳劑,進行小白鼠腹腔接種,每只0.5毫升,1星期后采腹水涂片檢查,可發現典型的弓形體。由此確定為弓形蟲病感染。
5防治
加強飼養管理,對籠箱、小室、食具等經常清掃和定期消毒.嚴禁用病死動物、被污染的飼料和腐敗變質的肉、蛋、奶喂狐,對動物性飼料如肉、蛋、奶等應煮熟后再喂。同時要注意滅鼠、滅蠅,提高管理水平。發病狐舍用百毒殺消毒液進行消毒,1次/日,連用3-5天。
隔離病狐,發病狐用磺胺嘧啶鈉注射液0.03-0.08毫克/千克體重肌注,2次/日,連用3―5天;也可使用磺胺嘧啶(sD)60毫克/千克體重,加甲氧芐氨嘧啶(TMP)12毫克/千克體重混合口服,2次/日,連用5-7天。同時應用維生素c針注射液10毫克/千克體重,肌肉注射,2次/日,并在飲水中加入電解多維和口服補液鹽等,以減少應激,防止脫水,補充營養。
取大蒜15克,搗成蒜泥后配制成大蒜酊后內服,每日3次,連用3天。7日后回訪,病狐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