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藍孔雀出雛期管理人工助產

   日期:2015-10-15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42    
    正常情況下藍孔雀的孵化期是27-28天,但是由于藍孔雀的人工孵化技術不是很成熟,在孵化后期,因出殼困難而造成雛鳥死亡比例可占胚胎死亡總數的70%以上,因此在出雛期除要提供適當的出雛條件外,還要加強孵化員的責任心,及時助產。 

  1.人工助產時間的選擇藍孔雀種蛋孵化滿25天后,即應每天對胚胎的活動情況進行檢查。當發現胚胎尿囊血管已經完全萎縮,氣室下緣無鮮紅的血管存在,氣室表面向一側傾斜明顯時,說明幼稚不久便要破殼了。啄殼時,胚鳥先將頭號從兩腿及翅膀間向氣室方向伸展,用“破殼齒”頂破內殼膜進入氣室,然后開始在近氣室邊界處進行敲打。如果此時將胚蛋貼近耳部細聽,可聽到蛋內有“啪啪啪”的啄殼聲,或雛鳥“嘰嘰嘰”的鳴叫聲,而且聲音逐漸增大,間隔時間越來越短,這表示雛鳥將要出殼。如果啄殼聲及雛鳥的鳴叫聲逐漸減弱,且間隔時間延長,就應考慮實行人工助產;有些胚鳥可自行破殼,在氣室處或發現被啄破的裂紋或小孔,但經8-12小時,仍無出殼跡象,且通過小孔可見內殼膜已發黃時,也應將蛋殼從破孔處打開,以免造成胚鳥窒息死亡。在孵化過程中,常有雛鳥將蛋殼打開面積很大,喙伸出殼外的現象,由于受活動空間的限制,雛鳥頸部的破殼肌往往無力將已伸出的喙重新縮入蛋內繼續破殼,對這類種蛋了應視氣室邊界血管的枯萎狀況,及時助產。 

  2.人工助產的操作步驟按照人工助產的操作順序,一般將其人為地分成三部分,即人工破殼、人工去殼及出殼助產。人工破殼是在氣室處開一個小孔,或將已破殼的小孔擴大,然后將蛋殼輕輕剝離,使雛鳥頭部露出。在剝離蛋殼膜前,應著重檢查一下血管的萎縮情況,如果蛋殼膜外部發白,內部血管粗大,應用溫毛巾或透明膠帶將破孔處重新封好,繼續等待一段時間;如果蛋殼膜外部發黃,并開始干枯,即可實行人工助產。助產時用手指輕輕捏住雛鳥的喙,將頭從蛋殼內拉出,放入雛器內,雛鳥便可以自己出殼。但對于去殼時間較長,雛鳥絨毛已干,尿囊血管已萎縮,自己出殼無望的雛鳥,則應將蛋殼用消毒液浸濕后,小心剝下,并對臍部進行消毒。 

  3.人工助產后幼雛的護理經人工助產的藍孔雀幼雛,一般體力較弱,為保證弱雛盡快恢復體力,促使卵黃吸收及臍孔的愈合,應將幼雛繼續留在出雛盤內12-24小時,待幼鳥絨毛干燥,能自行站立后再轉入育雛室內,按弱雛進行飼養管理,以保證有較高的育雛成活率。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