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是為達到平衡施肥的目的而開展的土壤測試、肥料試驗、專用肥料配制、施肥技術指導等一整套綜合性的科學施肥技術。也是目前世界上廣泛使用的比較先進適用的科學施肥技術。該技術的核心內容是根據土壤測試結果,農作物的需肥規律和特點,結合肥料效應,有針對性地、科學合理地確定氮磷鉀化肥中微量元素的適宜用量和比例,并加工成各種作物的專用配方肥,供應給農戶,并指導農民使用。該技術的最大優點是可以有效地解決作物施肥與土壤供肥、作物需肥之間的矛盾。有針對性補充作物所需的短缺營養元素,做到科學合理用肥,土壤缺什么元素補充什么元素,作物需要什么元素補充什么元素,需要多少補充多少,使各種養分平衡供應,滿足農作物的需求,達到提高農產品產量,改善農產品品質,提高農產品市場競爭力,提高化肥利用率和使用效益的目的。
我國土壤類型復雜,土壤養分變化相當大,化肥利用率低,且當前我國氮磷鉀化肥使用存在施用比例嚴重失調,造成氮肥施用量過高,磷鉀肥不足,特別是鉀肥不足等問題,導致化肥的增產效果和使用效益明顯下降。加之,近年來隨著土壤、植株測試診斷、專家施肥系統、配方肥、專用肥等新技術的應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日趨完善和成熟,已具備了大規模推廣應用的條件。如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在全國覆蓋率能由30%提高到60%,則相當于9億畝次耕地得到技術服務,將增產糧食2600萬噸。因此,進一步加大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的推廣應用力度,逐步實現氮磷鉀三要素的平衡施用,并保持這項工作的穩定性和延續性勢在必行。
目前,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在我國推廣普及率還較低,究其主要原因:一方面有關涉農部門及化肥生產、流通企業開展測土配方施肥已有多年,但因為其施肥指導模式仍停留在傳統的施肥指導模式“只開方不拿藥”階段,有的企業僅僅是為了促銷其產品而測土,并未真正做到先測土、后配方,再施肥。這種只開方不拿藥模式農民不易掌握,實施難度大,從而造成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推而不廣的現狀。而通過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先測土、后配方,再施肥,實行“統測、統配、統供”,把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充分物化到專用肥中進行推廣應用。這種既開方又抓藥的施肥指導模式,廣大農民才易于接受和掌握使用。
另一方面由于人們對配方施肥工作需要長期不斷的土壤測試、肥料試驗和配方更新這種特殊性缺乏認識,認為“老技術年年搞,缺乏新意”,最近幾年投入越來越少,導致在基層缺乏推廣力度和資金支持。
為此,要想改變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在我國的推廣現狀,最有效的方法是以平衡施肥為主導技術,以肥料結構調整為重點,以統測、統配、統供為基本形式,實現測、配、產、供、施一條龍服務,提高化肥利用率。簡單地說,就是根據測土化驗結果和作物需肥規律、土壤供肥性能、化肥利用率等制訂配方,用優質化肥生產配方肥,直接供給農民施用,把復雜的配方施肥技術簡單化,即變配方施肥為施配方專用肥(BB肥)。
BB肥,英文直譯是摻混的散裝肥料(Blending Bulk Fertilizers,BB肥),在土壤養分化驗的基礎上,根據作物需肥規律、土壤供肥性能和化肥肥效,科學計算氮、磷、鉀大量元素及中微量元素用量而配制成的專用肥料。現實中主要是把顆粒化的不同類型的肥料,按需求的比例,進行物理混配。BB肥具有如下優點:一是氮磷鉀養分比例靈活配制,可以滿足作物對養分的不同需求,應用后效果明顯,真正落實了平衡配套施肥技術;二是肥料用量減少,利用率提高;三是施用方便、省工安全。該肥料養分含量高(有效成分在40%以上),成顆粒狀施用方便;四是節本增產增收。因用肥量和用工減少,一般每畝可節省成本20元左右,一般增產幅度在5%~15%。因此,目前世界上發達國家,BB肥占施肥總量的80%以上,而我國在這方面剛起步,BB肥大有發展前途,可以說是未來肥料發展的方向。據了解,通過施用BB肥,化肥利用率可提高8~10%,產量提高8~15%,綜合效益提高15~30%。
BB肥說到底就是精準的配方施肥技術,首先就是配方要準。為了做到這一點,真正將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落到實處,具體建議如下:
首先確定測土配方施肥的技術路線。根據土壤供肥能力、作物需肥規律、肥料效應以及氣候因素等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原理,通過開展土壤測試和肥料田間試驗,摸清土壤供肥、作物需肥和肥料效應規律,獲得、校正配方施肥參數,建立不同作物、不同土壤類型的配方施肥模型。根據土壤測試結果和相關條件,應用配方施肥模型,結合專家經驗,提出施肥配方,由配肥站按照配方配制專用肥,供應給農民施用,并提供施肥技術指導。同時通過肥料質量監測,保證各種肥料的質量。通過一體化服務的技術路線,逐步實現技術推廣的社會化和產業化,保證測土配方施肥的精度和到位率,提高測土配方施肥的普及率。
其次在推廣工作中應明確以下工作內容:
一是建立農作物施肥指標數據體系。在主要農作物優勢產區,有針對性地調查、化驗一些影響作物生長和施肥效果的因素,如土壤質地、土壤有機質、土壤養分、農戶施肥水平、施肥結構和施肥效果等,開展土壤測試。在基本摸清區域性土壤養分的基礎上,結合我國主要的土壤類型分布、作物布局、需肥規律和自然氣候條件等,進行作物施肥分區。依據施肥分區內的優勢農作物,建立指導作物施肥的指標數據。依據施肥分區和調查結果(以往的+補充的),對優勢區主要農作物開展統一、規范的田間試驗研究,包括不同施肥方法、不同施肥時期、不同施肥數量等試驗,獲得相關的施肥參數。
二是改進測試方法。利用聯合浸提、聯合測定的方法,對田間試驗區基礎土壤樣和植株樣的養分分析測試。探索不同土壤肥力、不同生長時期作物對施肥的反應,為農作物施肥數據指標的建立提供依據和驗證。
三是建立施肥專家系統。通過分析處理田間試驗、土壤、植株測試數據,建設施肥參數數據庫,建立不同地區、不同栽培方式、不同作物的施肥數據指標。針對不同施肥分區、土壤、作物、氣候、風險性等因素,建立計算機施肥專家系統。利用人-機智能系統模擬主要作物的施肥模式,進行推薦施肥,提出經濟合理的施肥方式、施肥時期、施肥數量、施肥配比等。
四是宣傳培訓、示范推廣。組織省級測試化驗技術人員進行測試新方法的培訓,掌握聯合浸提、聯合測試技術規范,保證測試質量,提高測試效率,降低測試成本;組織省、市、縣、鎮農業技術人員進行計算機施肥專家系統培訓,掌握軟件的應用,正確理解和應用計算機“推薦”施肥方案。并針對優勢產區和優勢作物,進行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示范推廣。
同時,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要與農業產業化發展的需要相吻合。在農業產業化建設和優質農產品生產中,大面積推行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生產,對平衡施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施肥的功能和目標發生了新的變化;一是要保證人、畜、環境的安全;二是要改善農產品的品質;三是要增加農產品的數量;四是要降低農產品生產成本;五是要增強農作物的抗逆性;六是要提高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為達到這些目標,必須采取相應的施肥對策和措施:一是要加強對土壤營養狀況的動態監測,掌握土壤養分動態變化情況,根據農作物的需肥特點,確定施肥的品種和數量,實現測土配方施肥,并把測土配方施肥技術作為農業產業化建設的主要內容和技術措施,密切結合特色農產品加工基地、良種基地、優質專用糧油基地、優質商品蔬菜、水果基地建設,采取基地規劃在哪里,土樣采集到哪里,專用肥配套、供應到哪里的辦法。采集土樣,研究配方,統配、統供專用肥料,不斷強化專用肥配方的針對性、專用性和科學性。二是要增加有機肥料的比重,降低化肥的比重,實現有機肥與化肥的平衡 ;三是要降低氮肥的比重,增加磷、鉀的比重,實現氮磷鉀三要素的平衡;四是要重視氮磷鉀與中、微量元素的平衡;五是要加強對農民的培訓和施肥技術指導,大力改進施肥技術,逐步實現由單質肥向復合肥,復合肥向專用肥的轉變,減少肥料浪費,增產效果好,降低成本,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和使用效益。
此外,各級政府要加強對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的領導。建立縣鄉村三級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推廣網絡,形成整體合力,加大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的推廣應用力度,提高應用水平。廣泛利用社會力量和社會資金來加速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的推廣。在采土、測土、配方、配肥、供肥、施肥技術指導六個關鍵技術環節中,扎扎實實地做好為農服務工作。
當然,要想真正將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落到實處,還要做好配套服務。目前就我國整個農資銷售現狀來說,整體水平都不高,大部分還處于一種初級的推銷階段,很多企業雖然都在提高服務水平,但是大部分做得都比較膚淺。在BB肥發展過程中,肥料的銷售服務是至關重要的農化技術支撐。比如售前培訓授課,教會農民如何平衡施肥;售中對用戶進行追蹤調查,發現問題及時指導;售后調查分析結果,總結經驗。只有真正誠心誠意地去做好服務,才能帶來土肥事業的大發展。
另外,要為BB肥營造一個健康、有序的發展環境。一方面,要實現BB肥生產的發展,借助行業協會的力量是十分重要的。將眾多的肥料生產企業組織起來,互通信息,共同面對出現的問題,從而促進BB肥行業健康的發展。另一方面,呼吁有關行業管理部門加快制定產品質量標準,若有了標準,將會使整個行業的發展環境更加健康規范,使BB肥在我國快速發展起來,從而推動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的推廣應用。
我國土壤類型復雜,土壤養分變化相當大,化肥利用率低,且當前我國氮磷鉀化肥使用存在施用比例嚴重失調,造成氮肥施用量過高,磷鉀肥不足,特別是鉀肥不足等問題,導致化肥的增產效果和使用效益明顯下降。加之,近年來隨著土壤、植株測試診斷、專家施肥系統、配方肥、專用肥等新技術的應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日趨完善和成熟,已具備了大規模推廣應用的條件。如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在全國覆蓋率能由30%提高到60%,則相當于9億畝次耕地得到技術服務,將增產糧食2600萬噸。因此,進一步加大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的推廣應用力度,逐步實現氮磷鉀三要素的平衡施用,并保持這項工作的穩定性和延續性勢在必行。
目前,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在我國推廣普及率還較低,究其主要原因:一方面有關涉農部門及化肥生產、流通企業開展測土配方施肥已有多年,但因為其施肥指導模式仍停留在傳統的施肥指導模式“只開方不拿藥”階段,有的企業僅僅是為了促銷其產品而測土,并未真正做到先測土、后配方,再施肥。這種只開方不拿藥模式農民不易掌握,實施難度大,從而造成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推而不廣的現狀。而通過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先測土、后配方,再施肥,實行“統測、統配、統供”,把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充分物化到專用肥中進行推廣應用。這種既開方又抓藥的施肥指導模式,廣大農民才易于接受和掌握使用。
另一方面由于人們對配方施肥工作需要長期不斷的土壤測試、肥料試驗和配方更新這種特殊性缺乏認識,認為“老技術年年搞,缺乏新意”,最近幾年投入越來越少,導致在基層缺乏推廣力度和資金支持。
為此,要想改變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在我國的推廣現狀,最有效的方法是以平衡施肥為主導技術,以肥料結構調整為重點,以統測、統配、統供為基本形式,實現測、配、產、供、施一條龍服務,提高化肥利用率。簡單地說,就是根據測土化驗結果和作物需肥規律、土壤供肥性能、化肥利用率等制訂配方,用優質化肥生產配方肥,直接供給農民施用,把復雜的配方施肥技術簡單化,即變配方施肥為施配方專用肥(BB肥)。
BB肥,英文直譯是摻混的散裝肥料(Blending Bulk Fertilizers,BB肥),在土壤養分化驗的基礎上,根據作物需肥規律、土壤供肥性能和化肥肥效,科學計算氮、磷、鉀大量元素及中微量元素用量而配制成的專用肥料。現實中主要是把顆粒化的不同類型的肥料,按需求的比例,進行物理混配。BB肥具有如下優點:一是氮磷鉀養分比例靈活配制,可以滿足作物對養分的不同需求,應用后效果明顯,真正落實了平衡配套施肥技術;二是肥料用量減少,利用率提高;三是施用方便、省工安全。該肥料養分含量高(有效成分在40%以上),成顆粒狀施用方便;四是節本增產增收。因用肥量和用工減少,一般每畝可節省成本20元左右,一般增產幅度在5%~15%。因此,目前世界上發達國家,BB肥占施肥總量的80%以上,而我國在這方面剛起步,BB肥大有發展前途,可以說是未來肥料發展的方向。據了解,通過施用BB肥,化肥利用率可提高8~10%,產量提高8~15%,綜合效益提高15~30%。
BB肥說到底就是精準的配方施肥技術,首先就是配方要準。為了做到這一點,真正將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落到實處,具體建議如下:
首先確定測土配方施肥的技術路線。根據土壤供肥能力、作物需肥規律、肥料效應以及氣候因素等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原理,通過開展土壤測試和肥料田間試驗,摸清土壤供肥、作物需肥和肥料效應規律,獲得、校正配方施肥參數,建立不同作物、不同土壤類型的配方施肥模型。根據土壤測試結果和相關條件,應用配方施肥模型,結合專家經驗,提出施肥配方,由配肥站按照配方配制專用肥,供應給農民施用,并提供施肥技術指導。同時通過肥料質量監測,保證各種肥料的質量。通過一體化服務的技術路線,逐步實現技術推廣的社會化和產業化,保證測土配方施肥的精度和到位率,提高測土配方施肥的普及率。
其次在推廣工作中應明確以下工作內容:
一是建立農作物施肥指標數據體系。在主要農作物優勢產區,有針對性地調查、化驗一些影響作物生長和施肥效果的因素,如土壤質地、土壤有機質、土壤養分、農戶施肥水平、施肥結構和施肥效果等,開展土壤測試。在基本摸清區域性土壤養分的基礎上,結合我國主要的土壤類型分布、作物布局、需肥規律和自然氣候條件等,進行作物施肥分區。依據施肥分區內的優勢農作物,建立指導作物施肥的指標數據。依據施肥分區和調查結果(以往的+補充的),對優勢區主要農作物開展統一、規范的田間試驗研究,包括不同施肥方法、不同施肥時期、不同施肥數量等試驗,獲得相關的施肥參數。
二是改進測試方法。利用聯合浸提、聯合測定的方法,對田間試驗區基礎土壤樣和植株樣的養分分析測試。探索不同土壤肥力、不同生長時期作物對施肥的反應,為農作物施肥數據指標的建立提供依據和驗證。
三是建立施肥專家系統。通過分析處理田間試驗、土壤、植株測試數據,建設施肥參數數據庫,建立不同地區、不同栽培方式、不同作物的施肥數據指標。針對不同施肥分區、土壤、作物、氣候、風險性等因素,建立計算機施肥專家系統。利用人-機智能系統模擬主要作物的施肥模式,進行推薦施肥,提出經濟合理的施肥方式、施肥時期、施肥數量、施肥配比等。
四是宣傳培訓、示范推廣。組織省級測試化驗技術人員進行測試新方法的培訓,掌握聯合浸提、聯合測試技術規范,保證測試質量,提高測試效率,降低測試成本;組織省、市、縣、鎮農業技術人員進行計算機施肥專家系統培訓,掌握軟件的應用,正確理解和應用計算機“推薦”施肥方案。并針對優勢產區和優勢作物,進行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示范推廣。
同時,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要與農業產業化發展的需要相吻合。在農業產業化建設和優質農產品生產中,大面積推行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生產,對平衡施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施肥的功能和目標發生了新的變化;一是要保證人、畜、環境的安全;二是要改善農產品的品質;三是要增加農產品的數量;四是要降低農產品生產成本;五是要增強農作物的抗逆性;六是要提高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為達到這些目標,必須采取相應的施肥對策和措施:一是要加強對土壤營養狀況的動態監測,掌握土壤養分動態變化情況,根據農作物的需肥特點,確定施肥的品種和數量,實現測土配方施肥,并把測土配方施肥技術作為農業產業化建設的主要內容和技術措施,密切結合特色農產品加工基地、良種基地、優質專用糧油基地、優質商品蔬菜、水果基地建設,采取基地規劃在哪里,土樣采集到哪里,專用肥配套、供應到哪里的辦法。采集土樣,研究配方,統配、統供專用肥料,不斷強化專用肥配方的針對性、專用性和科學性。二是要增加有機肥料的比重,降低化肥的比重,實現有機肥與化肥的平衡 ;三是要降低氮肥的比重,增加磷、鉀的比重,實現氮磷鉀三要素的平衡;四是要重視氮磷鉀與中、微量元素的平衡;五是要加強對農民的培訓和施肥技術指導,大力改進施肥技術,逐步實現由單質肥向復合肥,復合肥向專用肥的轉變,減少肥料浪費,增產效果好,降低成本,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和使用效益。
此外,各級政府要加強對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的領導。建立縣鄉村三級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推廣網絡,形成整體合力,加大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的推廣應用力度,提高應用水平。廣泛利用社會力量和社會資金來加速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的推廣。在采土、測土、配方、配肥、供肥、施肥技術指導六個關鍵技術環節中,扎扎實實地做好為農服務工作。
當然,要想真正將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落到實處,還要做好配套服務。目前就我國整個農資銷售現狀來說,整體水平都不高,大部分還處于一種初級的推銷階段,很多企業雖然都在提高服務水平,但是大部分做得都比較膚淺。在BB肥發展過程中,肥料的銷售服務是至關重要的農化技術支撐。比如售前培訓授課,教會農民如何平衡施肥;售中對用戶進行追蹤調查,發現問題及時指導;售后調查分析結果,總結經驗。只有真正誠心誠意地去做好服務,才能帶來土肥事業的大發展。
另外,要為BB肥營造一個健康、有序的發展環境。一方面,要實現BB肥生產的發展,借助行業協會的力量是十分重要的。將眾多的肥料生產企業組織起來,互通信息,共同面對出現的問題,從而促進BB肥行業健康的發展。另一方面,呼吁有關行業管理部門加快制定產品質量標準,若有了標準,將會使整個行業的發展環境更加健康規范,使BB肥在我國快速發展起來,從而推動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的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