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畸形金針菇的發生原因及其防治

   日期:2015-09-28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79    
    由于不良的環境條件,常會導致金針菇的子實體失去常態,產生畸形,常見的有以下4種。 

    1 針尖菇 

    主要癥狀:菇體頂部尖細(菌蓋仍停滯在原基發育時的幼小狀態,直徑為1~2mm),菌柄中、下部稍粗,類似針尖狀,因此常稱為“針尖菇”。 

    發生原因:在子實體發育前期,生長環境中二氧化硫濃度偏高,抑制菌蓋的生長,形成針尖菇。 

    防治措施:出菇場要建立良好的通風措施。瓶栽金針菇待原基形成后進行3~5天的幼菇形成培養,然后套袋,套袋后每天要上、下提動1次進行換氣。袋栽金針菇在于實體生長前期要加強掀膜通風,使袋內保持充足的新鮮空氣,以促進菌蓋的分化及菌柄的增粗。 

    2 側生菇 

    主要癥狀:菇蕾不是從培養基表層出現,而是出現在側面,即包壁。 

    發生原因:在制作時栽培袋填料過于疏松,尤其是選用了分解速度較快的軟質培養料,易引起局部培養基收縮,脫離包壁,在低溫、光的刺激下,收縮處首先出現原基,由于受包壁的限制而產生畸形。 

    防治措施:培養料裝袋時適當填緊些。 

    3 疲軟菇 

    主要癥狀:菇體疲軟,無彈性,菌柄東倒西歪,不能直立。疲軟發生部位常在菌柄中、下部,呈深褐色,菇體會慢慢萎縮死亡。 

    發生原因:①出菇時溫度偏高;②生長環境中二氧化硫濃度太大;③菇體染病。這些都會破壞菇體正常代謝活動,導致細胞喪失生理功能而逐漸壞死。 

    防治措施:出菇期盡量安排在低溫季節,抓好幼菇培養管理,注意溫、濕度及氧氣調節,做好遮陽、降溫工作。 

    4 易開傘菇 

    主要癥狀:菇體還沒成熟,菌蓋就早早地開傘。 

    發生原因:①菌株品種不夠優良;②栽培袋內出現細菌性污染,損耗營養,致使袋內營養不足;③栽培袋內小區域二氧化硫濃度偏低;④菇舍內空氣濕度偏高,通風不良。 

    防治措施:選擇優良菌株,嚴把滅菌關,菇房要定期消毒。調節好袋內二氧化硫含量,注意通風換氣。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