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栽香菇,在子實體分化、現蕾時,常發生爛菇現象。其原因主要有:長菇期間連續降雨,特別是在高溫高濕的環境下,菇房濕度過大,雜菌易侵入,造成爛菇;有的屬病毒性病害,使菌絲退化,子實體腐爛;有時因管理不善,秋季噴水過多,相對濕度高達95%以上,加上菇床薄膜封蓋通風不良,二氧化碳積累過多,使菇蕾無法正常發育而霉爛。防止爛菇的主要措施有:
1.調節好出菇階段所需的溫度。出菇期菇床溫度最好不超過23℃,子實體大量生長時,控制在10~18℃。若溫度過高,可揭膜通風,也可在菇棚空間噴水,降低溫度。每批菇蕾形成期間,若天氣晴暖,要在夜間打開薄膜,白天再覆蓋,以擴大晝夜溫差,既可以防止爛菇發生,又能刺激菇蕾產生。
2.控制好濕度。出菇階段,菇床相對濕度宜在90%左右,菌棒含水量在60%左右,此時不必噴水;若超過這個標準,應及時通風,降低濕度,并且經常翻動覆蓋在菌棒上的薄膜,使空氣通暢,抑制雜菌,避免爛菇現象發生。
3.經常檢查出菇狀。一旦發現爛菇,應及時清除,并局部涂抹石灰水、克霉王或0.1%的新潔爾滅等。
1.調節好出菇階段所需的溫度。出菇期菇床溫度最好不超過23℃,子實體大量生長時,控制在10~18℃。若溫度過高,可揭膜通風,也可在菇棚空間噴水,降低溫度。每批菇蕾形成期間,若天氣晴暖,要在夜間打開薄膜,白天再覆蓋,以擴大晝夜溫差,既可以防止爛菇發生,又能刺激菇蕾產生。
2.控制好濕度。出菇階段,菇床相對濕度宜在90%左右,菌棒含水量在60%左右,此時不必噴水;若超過這個標準,應及時通風,降低濕度,并且經常翻動覆蓋在菌棒上的薄膜,使空氣通暢,抑制雜菌,避免爛菇現象發生。
3.經常檢查出菇狀。一旦發現爛菇,應及時清除,并局部涂抹石灰水、克霉王或0.1%的新潔爾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