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wǎng) 水果網(wǎng) 大田網(wǎng) 花木網(wǎng) 茶葉網(wǎng) 藥材網(wǎng) 菌菇網(wǎng) 畜牧網(wǎng) 家禽網(wǎng) 水產(chǎn)網(wǎng) 特養(yǎng)網(wǎng) 種子網(wǎng) 肥料網(wǎng) 農(nóng)藥網(wǎng) 飼料網(wǎng) 獸藥網(wǎng) 農(nóng)機網(wǎng) 溫室網(wǎng) 食品網(wǎng) 工藝網(wǎng)

觀賞海棠新品種及栽培技術

   日期:2015-09-28     來源:聚農(nóng)網(wǎng)    作者:jn720.com    瀏覽:117    
    海棠為薔薇科小喬木,春天繁花滿枝,金秋果實累累,是重要的園林綠化、美化樹種,被廣泛應用于行道、街區(qū)、居民社區(qū)、花園:但由于我國傳統(tǒng)栽培的海棠株形矮小、花色葉色單一、果實觀賞期短等原因,其在園林景觀上的應用受到一定的限制。為豐富海棠資源,更好地發(fā)揮其在綠化美化上的作用,從2002年起,我們在市中區(qū)科技局的資助下,開展了美洲海棠的引種試驗工作,先后從山東農(nóng)業(yè)大學園藝學院引進了8個美洲海棠新品種試栽,取得了較好的成果。現(xiàn)將有關情況報道如下。 

    1、品種特性 

    1.1貂蟬海棠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培育,喬木,樹形緊密,干棕紅色,株高4.5~6m,冠幅6m,小枝暗紫,新葉紅色,老葉綠色,花粉紅色,開花繁而艷麗,果亮紅色,果熟期6~10月。耐旱,抗病,抗寒,耐瘠薄,是我國北方地區(qū)極具觀賞價值的綠化美化品種。 

    1.2貴妃海棠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培育的海棠新品種,小喬木,樹形圓整,株高4.5~5.5m,花、葉、果,甚至枝干均為紫紅色,花朵半重瓣,呈深玫瑰紅色,高貴典雅,花落后,果即為紫紅色,果熟期6~10月,是一個即可觀花,觀果,又可觀葉的優(yōu)秀海棠品種,特別是其葉紫紅且閃閃反光,格外引入注目, 

    1.3昭君海棠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培育,小喬木,樹形直立向上,緊湊挺拔,株高4.5~6m,冠幅4.5m,樹皮黃綠色,小枝青綠色,葉片濃綠,邊緣鋸齒銳,葉背有毛,4月中旬開花,花期長,花大白色,果實深紅色。耐寒,抗病,適合我國北方地區(qū)栽植。 

    1.4西施海棠 美國品種,大喬木,樹形開展,樹體高大,挺拔雄偉,株高10~12米,冠幅8~10m,樹皮黃綠色,小枝青綠色,葉片肥大濃綠,邊緣鋸齒鈍,4月中旬開花,花期長,花大白色,果實亮紅色,味美可食,觀食兼用。耐寒,抗病,適合我國北方地區(qū)栽植。 

    1.5元春海棠 加拿大W. L. KERR大學選育,開花最早,花期最長,芳香最濃。小喬木,樹形窄而向上,干皮棕紅色,株高4.5~6m,冠幅4m,小枝紫紅色,新葉紫紅色,后變綠色。花期4月中旬,花粉色,瓣近菱形,大而繁密。果實紫紅色,直徑1.5cm,果熟期7月,果宿存。耐寒性強,適應性廣,適合我國北方地區(qū)栽植。 

    1.6迎春海棠 喬木,花大且艷,果實周年不落。樹形杯狀,干皮棕紅色,株高7.5m,冠幅7.5m。新葉紫紅色,老葉綠色。花期為4月中旬,花色奇特,花淺粉色,邊緣有深粉色暈。果為黃色,帶紅暈,直徑1cm,果熟期6月,果宿存。本品種萌芽率高,成枝力低,對修剪反應不敏感。抗病,秋季滿樹果實累累,鮮紅美麗,經(jīng)霜后晶瑩剔透,掛枝時間最長,是秋冬季節(jié)最佳觀果海棠品種。 

    1.7探春海棠 花大重瓣,極濃艷,是罕見的深色重瓣品種。小喬木,樹形圓而開展,株高4.5~6m,樹皮棕紅色。新葉為紅色,密生絨毛,老葉綠色。花期4月中旬,花粉紅色,辦重瓣,花瓣16枚。果紫紅色,直徑2cm,果熟期 7月,果宿存,本品種花重瓣,密生枝頭,美麗異常,耐寒,耐瘠薄,適合在我國北方栽植。 

    1.8惜春海棠 花期晚,芳香濃,果冬存,是冬季招鳥的最佳樹種。喬木,樹形整齊,株高6~8m,冠幅6m,老枝黃褐色。葉綠色有毛。花期4月下旬,是引進海棠中開花最晚的一個。花苞粉色,花開后為白色。果實亮橘紅色,直徑1厘米,果熟期8月,果宿存,掛枝時間可持續(xù)到11月。耐寒。本品種花繁如雪,姿態(tài)優(yōu)美,適合在我國北方作觀花觀果行道樹。 

    2、栽培技術 

    2.1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是美洲海棠高效栽培的重要途徑,可使其大幅度提高單位面積效益,便于集約化經(jīng)營,密植園一般采用1m×1.5m株行距,每667平方米栽植445株。3年后間隔1株挖掉1株出售或移栽,密度為每667平方米栽植222株,4年后間隔1行再移出1行出售或移栽,每667平方米栽植111株。栽植時間以秋季落葉后栽植為好。栽植前先按確定的株行距挖寬1m,深0.8m的通溝,按每株25~4.0kg有機肥標準施肥,肥料要與表土混合均勻,填在樹穴中部。栽后填土時要分層踏實,防止雨水或灌溉造成土壤下沉過深帶來根系斷裂或根莖下移,使樹以后的生長、結果受到影響。 

    2.2肥水管理 基肥以秋施效果最佳。多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進行,此時正處于樹體營養(yǎng)物質(zhì)積累旺盛期,地下根系生長旺盛,吸收能力強,施肥后有利于增加樹體養(yǎng)分積累,提高樹體營養(yǎng)水平,傷根也容易愈合;并能促使新根萌發(fā),對翌年生長發(fā)育極為有利。基肥以有機肥料為主,并適當配合部分速效性化肥。常用的基肥有堆肥、圈肥、作物秸稈、綠肥、人糞尿等。速效肥以硫酸鉀復合肥、果樹專用復合肥等為宜,在栽后的1~2年內(nèi)畝施基肥2000~3000kg,3年后畝腿保持在4000~5000kg,宜采用全園撒施淺鋤入土法施基肥。 

    追肥在樹體生長季節(jié)進行。第一次施入時間以萌芽前10~15天為宜,每株施尿素0.1~0.2kg。施肥時,在酬干30cm周圍挖3~5條放射狀施肥溝,一般溝深10~15cm,寬10~20cm,長30~40cm。第二次在果實初長期進行,用肥量不宜過大,每株0.5~1.0kg果樹專用肥即可。第三次在果實膨大期進行,以磷鉀為主,每株施過磷酸鈣和硫酸鉀復合肥各0.5kg。在追肥同時還可根據(jù)生長狀況進行葉面噴肥,一般從5月初展葉后開始,到9月份止,每隔7~10天進行一次,萌芽至開花期噴0.3%尿素;以后噴0.3%尿素加0.3%植物營養(yǎng)素,噴施前尿素和植物營養(yǎng)素要在非金屬容器中浸泡2小時以上。 

    一般情況下,全年在萌芽期和土地封凍前澆水兩次即可。一般都與追肥相結合。 

    2.3整形修剪 樹形采用細長紡錘形,有利于提早開花結果。具體整形修剪方法是,在距地面130cm以上,每隔25~30cm選留一個主枝。主枝下長上短(60~30cm左右),成形后下寬上窄呈圓錐形。各主枝上結果枝組的留量一般下層4~5個,上層3~4個。結果枝組在主枝上互不擁擠、交叉重疊。整形期間,應采用緩勢修剪,即長放。對各主枝之間沒有利用價值的交叉枝,直立枝等,應提早從基部疏除。 

    2.4病蟲害防治 美洲海棠病蟲害發(fā)生相對較少。主要有蚜蟲、紅蜘蛛等,可以噴施蚜虱凈、掃螨凈等常規(guī)農(nóng)藥防治。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wǎng)站首頁  |  關于聚農(nóng)網(wǎng)  |  會員服務  |  網(wǎng)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lián)系方式  |  網(wǎng)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wǎng)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guī)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