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鴿I型副黏病毒病的診斷與防治

   日期:2015-09-28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46    
    鴿I型副黏病毒病又稱鴿瘟或鴿新城疫,是由鴿I型副黏病毒引起的二種高度接觸性傳染病。該病目前在各種鴿群(肉鴿、信鴿、觀賞鴿)中普遍存在,為了有效控制該病的發生和蔓延,要對其有一個全面的認識。 

    (一)流行特點 該病發病迅速,可以感染各年齡階段的肉鴿。1-3月齡童鴿期最易感,感染后癥狀最明顯,發病率高,根據病毒毒力的不同,死亡率在30%-100%。成年鴿感染后,呈慢性經過,無明顯的死亡高峰,最后因采食困難,消瘦衰竭死亡。0-30日齡乳鴿可以從鴿乳中獲得母源抗體,具有一定的抵抗力,只呈現零星死亡。該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病,初冬和初春氣候寒冷多變,容易造成大流行,應提前做好疫苗接種工作。信鴿常常在賽飛后感染該病,應提前接種疫苗。 

    (二)發病癥狀 鴿I型副黏病毒發病初期表現精神不振,縮頭閉目,羽毛蓬松,不愿活動,食欲減退。隨后出現腹瀉癥狀,排出黃白色水樣或綠色黏糊狀糞便。2-3天后出現典型的神經癥狀,幾乎所有的病鴿都出現,因此具有診斷價值。如出現歪頭扭頸,頭向后仰,在地上轉圈,有時倒地,羽毛上粘滿黃綠色糞污。受到驚嚇或刺激,神經癥狀表現更為明顯。童鴿3-5天后出現大批死亡,夜間死亡較多。成年鴿由于神經癥狀影響到正常的采食飲水,表現消瘦、脫水。 

    (三)剖解特征 急性死亡病鴿,剖解病理特征明顯,全身敗血癥。表現頸部皮下廣泛性出血,呈紫紅色;嗉囔內充滿酸臭的米湯樣液體;咽部黏膜充血,偶有出血;腺胃乳頭出血,肌胃角質層下有出血斑;腸道黏膜廣泛性出血,盲腸扁桃體出血;腦水腫,腦血管局部出血。慢性死亡病例,消瘦脫水,皮膚較難剝離,消化道內容物減少,嗉囔無食物,腸道出血嚴重。一般合并有其他細菌、霉菌感染,如大腸桿菌、曲霉菌等。 

    (四)預防措施 (1)隔離飼養。肉鴿飼養應執行嚴格的隔離飼養制度,切斷病原的傳播途徑。種鴿場要遠離其他家禽飼養場,尤其是雞場和鴿場,四周最好有生物隔離帶如耕地、草地、樹林、溝壑等。鴿場四周應設圍墻,場區大門設消毒池,進入場區的車輛應嚴格消毒,車體進行噴霧消毒。消毒池中可用2%-3%火堿或3%-5%來蘇兒。場區分為辦公區和生產區。生產區中不同階段的肉鴿應分開飼養,童鴿對鴿瘟最易感,要避免和其他鴿接觸。引種時要防止病原的傳入,不從疫區引種。新引入的種鴿應隔離觀察1個月,確定健康后才能混入大群。(2)疫苗接種。進行疫苗接種是預防鴿瘟的有效措施。疫苗有弱毒苗和滅活苗兩種,乳鴿階段只能用弱毒苗進行免疫。常用的弱毒疫苗為雞新城疫Ⅱ系、Ⅳ系,滅活苗為鴿l型副黏病毒油乳劑滅活苗。7-20日齡第一次接種,Ⅱ系或Ⅳ系疫苗滴鼻,劑量為4-6倍量,種鴿1月齡離巢時同樣方法再接種一次。3月齡轉入青年鴿舍時,弱毒苗滴鼻,同時頸部皮下或胸部肌肉注射鴿I型副黏病毒油乳劑滅活苗,每只0.5毫升。6月齡上籠配對時再接種滅活苗一次,每只1毫升,免疫期8-10個月。以后可于每年春、秋各接種一次。(3)日常消毒。執行嚴格的免疫接種程序并不能保證萬無一失,還要進行有效的日常消毒措施。包括鴿舍進口設置消毒池、飼槽、飲水器的清洗消毒,日常帶鴿噴霧消毒等。噴霧消毒藥應選擇高效低毒產品,如百毒殺、抗毒威、威力碘、季胺鹽等。(4)中草藥預防。在保健砂中加入一些清熱解毒、抗病毒類中草藥,可以有效預防鴿瘟的發生。如干草、龍膽草、穿心蓮、銀翹片等。 

    (五)治療 鴿舍中如發現似鴿瘟病鴿,立即隔離。在出現神經癥狀前,治療有一定效果,一且出現神經癥狀,神經系統受到損傷,失去治療價值。大群用藥,病毒靈原粉0.1%飲水,連用5-7天;中草藥方劑清瘟敗毒散,0.5%拌料,連用3-5天。表現癥狀個體高免血清肌肉注射,每只1-1.5毫升;高免蛋黃飲水,每只1.5-2毫升。1日1次,連用2-3次。緊急接種:大群用藥后1周,接種弱毒苗和滅活苗。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