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我國目前城鄉發展寵物較快,尤其是城市養寵物犬。為了避免和減少犬病與人獸共患病的流行,本文提出要規范寵物市場,提高醫療水平,對狂犬病、犬瘟熱、人犬共患寄生蟲病,要提高認識,采取對策。
城里人養犬多以寵物相待,即使犬死亡也不忍心將其食用或送進餐館,這是千百年來人們對寵犬的愛戴習俗。據史料記載,早在一萬年前就有波斯人、希臘人開始馴養犬,我國也有六千年的歷史,在我國真正形成風氣還是近幾年的事。這與社會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分不開的。目前,飼養的寵物雖然以犬為主,但確實還有不少人喜歡飼養貓、斗雞、兔、鳥、鴿、金魚等動物,而且飼養寵物的品種及數量正呈上升趨勢。
1 寵物醫院不少,但技術水平普遍偏低
隨著寵物數量的增多,寵物疾病也隨之增加,在大中城市設立一些寵物醫院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必須由具備一定專業技術的獸醫師來擔當此項工作。寵物不比一般的畜禽,僅僅滿足于人們的物質生活的需要,它主要是滿足人們精神生活的需要,其價值遠遠超過了一般畜禽等經濟動物。有人認為寵物無價,有人把寵物,特別是寵物犬看成家庭成員之一。由此,歷來就流行一句打狗欺主的俗語,等于是把狗視為人同樣的地位。由于寵物不比一般動物,人們要求為它提供一些類似于人的特殊服務,如定期防疫、美容、專用服裝、床墊等生活休息用品。這些在北京、上海、深圳、廣州等大城市都具備一些較完善的服務,在中小城市正在起步,但是醫療服務,多由原來為畜禽看病的基層獸醫擔當,有關知識欠缺,有待進一步培訓提高。
2 狂犬病認識充分,其它病被忽視
2.1 狂犬病恐懼癥及對策
提起狂犬病幾乎人人自危,認識較充分。凡是被狗咬傷的人(無論咬人的狗是否患有狂犬病),都要進行緊急預防注射,說明狂犬病在普通人們心目中已經有了重要的位置。狂犬病由于危及人們的生命,潛伏期最長可達40年,最短只有4天,是一種死亡率很高的人犬共患傳染病,固然可怕,應該引起重視。但是,采取咬傷后打針是一種較被動的預防措施,往往是花錢較多,長時間心有余悸,擔心厄運降臨,思想負擔很重,有不少人患有狂犬病恐懼癥。其實只要按時對狗進行狂犬病疫苗預防注射,狗患狂犬病的概率可以減少到最低限度。即是被狗咬傷、抓傷,局部處理及時也并不可怕,擔心的程度可以降低。
2.2 對犬瘟熱病應引起重視
在犬病毒性傳染病中,犬瘟熱應是首當其沖了。據陳鵬峰、杜益民(2000.6)報道,在上海市前幾年犬瘟熱發病率已達到40%―50%,目前也不低于15%。但是人們對該病的認識程度,就遠遠不如狂犬病了,往往被人忽視。究其原因,該病主要感染狗,不感染人,不屬于人獸共患病之例。但是該病的發病率、致死率目前已遠遠高于狂犬病,而且往往呈多種病狀,確診有一定困難,常誤診為其它病。值得慶幸的是,我國已有多種預防該病疫苗和專用治療血清(北京軍事醫院和西安軍醫大學等單位研制)。只要及時使用疫苗和血清,可以收到預期效果。問題在于該產品價格偏高,使用量偏大,一般中小城市和農村普通寵犬都不想花這么多錢治療和預防,僅在名貴犬中使用。而大城市、發達地區城市也有進一步宣傳打預防針的必要性,擴大預防面。同時,也應努力降低疫苗與血清的生產成本與銷價,以便進一步推廣。
2.3 對人犬共患寄生蟲病應提高認識
人犬共患寄生蟲病在我國較為普遍,由于該類患病多以慢性互相感染,致死率不高,所以未引起重視。但是就其危害人獸健康程度,造成人精神上的不愉快,不亞于其它傳染病。全世界已證實的人獸互傳病有200多種。人獸互傳寄生蟲病目前已報道的有150多種病,在我國流行較廣,并且危害性較嚴重的有36種之多(郭媛華等,1994.10)。其中吸蟲病9種,如裂體吸蟲病、林睪吸蟲病、并殖吸蟲病、姜片吸蟲病、肝片吸蟲病等;由絳蟲引起的人獸互傳病約9種,如棘球蚴病、裂頭絳蟲病、膜殼旋毛蟲病;由線蟲引起的人獸互傳病有6種,如蛔蟲病、鉤蟲病、旋毛蟲病、幼蟲移行癥等;由節肢動物引起的人獸互傳病約7種,如蠅蛆病、五口蟲病等;由原生動物引起的人獸互傳病約4種,如利什曼病、錐蟲病、弓形蟲病等;由棘頭蟲引起的人獸互傳病中的豬巨吻棘頭蟲病等。據劉佳清最近(2000年5月)報道,近5年以來,上海弓形蟲病感染率達23%―28%,線蟲感染率達到26%,體外寄生蟲感染率達到17%。在上海這個我國較發達的城市寄生蟲感染率就如此嚴重,不發達地區寄生蟲感染率想必更高。
在上述人獸互傳寄生蟲病中,多數都能感染于犬和人,成為人犬共患病,而且呈上升趨勢。造成人獸互傳病的因素很多,原因復雜,人們在從事生產建設,人與動物之間接觸,人的飲食習慣和宗教習俗,環境污染都有可能引起人獸互傳病。特別是犬貓成為寵物或伴侶動物之后,人與動物之間的接觸更加頻繁,無形地給人獸互傳病創造了機會,應引起高度重視。特別是中小城市和農村,環境較差,應加強普查與防治工作。對科研部門要針對有些治療的特效藥缺乏,應加緊研制,注重臨床獸醫學中寄生蟲病學的研究。同時,隨著改革開放,國外帶病犬進入國內市場,應加強檢疫,防止國外人獸互傳病進入我國。
城里人養犬多以寵物相待,即使犬死亡也不忍心將其食用或送進餐館,這是千百年來人們對寵犬的愛戴習俗。據史料記載,早在一萬年前就有波斯人、希臘人開始馴養犬,我國也有六千年的歷史,在我國真正形成風氣還是近幾年的事。這與社會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分不開的。目前,飼養的寵物雖然以犬為主,但確實還有不少人喜歡飼養貓、斗雞、兔、鳥、鴿、金魚等動物,而且飼養寵物的品種及數量正呈上升趨勢。
1 寵物醫院不少,但技術水平普遍偏低
隨著寵物數量的增多,寵物疾病也隨之增加,在大中城市設立一些寵物醫院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必須由具備一定專業技術的獸醫師來擔當此項工作。寵物不比一般的畜禽,僅僅滿足于人們的物質生活的需要,它主要是滿足人們精神生活的需要,其價值遠遠超過了一般畜禽等經濟動物。有人認為寵物無價,有人把寵物,特別是寵物犬看成家庭成員之一。由此,歷來就流行一句打狗欺主的俗語,等于是把狗視為人同樣的地位。由于寵物不比一般動物,人們要求為它提供一些類似于人的特殊服務,如定期防疫、美容、專用服裝、床墊等生活休息用品。這些在北京、上海、深圳、廣州等大城市都具備一些較完善的服務,在中小城市正在起步,但是醫療服務,多由原來為畜禽看病的基層獸醫擔當,有關知識欠缺,有待進一步培訓提高。
2 狂犬病認識充分,其它病被忽視
2.1 狂犬病恐懼癥及對策
提起狂犬病幾乎人人自危,認識較充分。凡是被狗咬傷的人(無論咬人的狗是否患有狂犬病),都要進行緊急預防注射,說明狂犬病在普通人們心目中已經有了重要的位置。狂犬病由于危及人們的生命,潛伏期最長可達40年,最短只有4天,是一種死亡率很高的人犬共患傳染病,固然可怕,應該引起重視。但是,采取咬傷后打針是一種較被動的預防措施,往往是花錢較多,長時間心有余悸,擔心厄運降臨,思想負擔很重,有不少人患有狂犬病恐懼癥。其實只要按時對狗進行狂犬病疫苗預防注射,狗患狂犬病的概率可以減少到最低限度。即是被狗咬傷、抓傷,局部處理及時也并不可怕,擔心的程度可以降低。
2.2 對犬瘟熱病應引起重視
在犬病毒性傳染病中,犬瘟熱應是首當其沖了。據陳鵬峰、杜益民(2000.6)報道,在上海市前幾年犬瘟熱發病率已達到40%―50%,目前也不低于15%。但是人們對該病的認識程度,就遠遠不如狂犬病了,往往被人忽視。究其原因,該病主要感染狗,不感染人,不屬于人獸共患病之例。但是該病的發病率、致死率目前已遠遠高于狂犬病,而且往往呈多種病狀,確診有一定困難,常誤診為其它病。值得慶幸的是,我國已有多種預防該病疫苗和專用治療血清(北京軍事醫院和西安軍醫大學等單位研制)。只要及時使用疫苗和血清,可以收到預期效果。問題在于該產品價格偏高,使用量偏大,一般中小城市和農村普通寵犬都不想花這么多錢治療和預防,僅在名貴犬中使用。而大城市、發達地區城市也有進一步宣傳打預防針的必要性,擴大預防面。同時,也應努力降低疫苗與血清的生產成本與銷價,以便進一步推廣。
2.3 對人犬共患寄生蟲病應提高認識
人犬共患寄生蟲病在我國較為普遍,由于該類患病多以慢性互相感染,致死率不高,所以未引起重視。但是就其危害人獸健康程度,造成人精神上的不愉快,不亞于其它傳染病。全世界已證實的人獸互傳病有200多種。人獸互傳寄生蟲病目前已報道的有150多種病,在我國流行較廣,并且危害性較嚴重的有36種之多(郭媛華等,1994.10)。其中吸蟲病9種,如裂體吸蟲病、林睪吸蟲病、并殖吸蟲病、姜片吸蟲病、肝片吸蟲病等;由絳蟲引起的人獸互傳病約9種,如棘球蚴病、裂頭絳蟲病、膜殼旋毛蟲病;由線蟲引起的人獸互傳病有6種,如蛔蟲病、鉤蟲病、旋毛蟲病、幼蟲移行癥等;由節肢動物引起的人獸互傳病約7種,如蠅蛆病、五口蟲病等;由原生動物引起的人獸互傳病約4種,如利什曼病、錐蟲病、弓形蟲病等;由棘頭蟲引起的人獸互傳病中的豬巨吻棘頭蟲病等。據劉佳清最近(2000年5月)報道,近5年以來,上海弓形蟲病感染率達23%―28%,線蟲感染率達到26%,體外寄生蟲感染率達到17%。在上海這個我國較發達的城市寄生蟲感染率就如此嚴重,不發達地區寄生蟲感染率想必更高。
在上述人獸互傳寄生蟲病中,多數都能感染于犬和人,成為人犬共患病,而且呈上升趨勢。造成人獸互傳病的因素很多,原因復雜,人們在從事生產建設,人與動物之間接觸,人的飲食習慣和宗教習俗,環境污染都有可能引起人獸互傳病。特別是犬貓成為寵物或伴侶動物之后,人與動物之間的接觸更加頻繁,無形地給人獸互傳病創造了機會,應引起高度重視。特別是中小城市和農村,環境較差,應加強普查與防治工作。對科研部門要針對有些治療的特效藥缺乏,應加緊研制,注重臨床獸醫學中寄生蟲病學的研究。同時,隨著改革開放,國外帶病犬進入國內市場,應加強檢疫,防止國外人獸互傳病進入我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