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yǎng)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節(jié)水高產米飯吃出茉莉花香

   日期:2015-09-23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41    
    穿鞋下田,節(jié)水種稻已經成為現實。上海市農業(yè)生物基因中心以羅利軍研究員領銜的團隊創(chuàng)造了世界首例雜交早稻“滬旱1A”后,又獲得新突破。旱優(yōu)3號已經獲得審定,在節(jié)約水資源50%的條件下實際畝產量首次突破了500公斤。 

    上海的早稻雜交研究,花費了科學家10年的時間,篩選了1萬份資源,獲得100多個比較抗旱的資源選為親本進行培育。“雜交稻的特性就是高產,就像由馬和驢雜交而成的騾子具有很強的生命力。”羅利軍說,一般的水稻畝產大概550公斤一600公斤,而雜交早稻在節(jié)約用水50%的情況下仍可以達到500公斤,產量最高的“旱優(yōu)3號”甚至達到504.97公斤,與大面積生產的雜交水稻產量基本相當。 

    羅利軍研究員說,“經檢測,這批雜交早稻新組合已達到農業(yè)部頒布的二級優(yōu)質米標準。與上海推廣面積最大的優(yōu)質雜交水稻‘寒優(yōu)湘晴’米質相當,蒸煮后還有特殊的茉莉花清香。” 

    據介紹,三個品種在南方稻區(qū)的推廣種植面積達534.96萬畝,為農民增收5.89億元,并節(jié)約水資源16億噸。此次在上海試種成功的雜交早稻,不但適應于在長江中下游地區(qū)的旱地與單純依靠降水灌溉的“望天田”中種植,也可在現有灌溉稻田里進行“節(jié)水栽培”,保守估計推廣面積可超過2000萬畝。 

    相關鏈接旱稻研究意義重大 

    資料表明,我國干旱的情況越來越嚴重。春旱發(fā)生幾率在北方稻區(qū)為60%-80%,長江流域以南地區(qū)為40%以上;伏旱發(fā)生幾率在西北稻區(qū)為60%-70%,長江中下游、四川盆地和云貴高原為40%、50%;秋旱更是普遍發(fā)生。我國常年干旱造成的糧食損失達到3000萬畝以上。 

    專家估計,我國2億-3億畝沙丘、鹽堿地及南方山區(qū)的旱地,如種植雜交早稻,可年增稻谷250億公斤以上;在近10億一15億畝的旱地作物內如能間種或套種一部分雜交早稻,可年增上百億公斤稻谷;而傳統(tǒng)低產的旱稻及靠“天落水”種植的水稻田,如改種高產雜交早稻品種,又可年增稻谷約50億公斤。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guī)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