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yǎng)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黑木耳的采收與加工

   日期:2015-09-18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32    
    當黑木耳的耳片充分展開,耳色開始轉淺或腹口開始產生白色抱子粉時即可采收。采收前要停止噴水24小時,使黑木耳基部稍有收縮,以利采摘。 
     
    采耳時間,應選擇而后天晴或晴天早晨。春耳和秋耳要摘大留小,伏耳則大小一齊采收。采收方法有兩種:一種是用手抓住耳的基部旋轉摘下,注意不要拉斷耳片,以免殘片留在料表腐爛,另一種是用鋒利的刀片齊袋壁削下。收耳后停水3~5天,以增加培養(yǎng)料的通氣性,使菌絲復壯,抑制雜菌生長。 
     
    收下的黑木耳要去除耳根處的料,及時曬干或烘干,若遇晴天,2~3天即可曬干;如遇陰雨天,可用木制的烘箱(分數(shù)層,每層相距15厘米,上放鐵絲篩子)烘干。烘箱下面放電爐,最下一層篩距電爐60厘米。烘箱上面有通氣管,以排除濕空氣。將鮮木耳置于鐵絲篩上,烘24~36小時即成干品。干木耳用塑料袋包裝后放在干燥處貯藏。 
     
    黑木耳是我國食用菌的一項大宗產品,但長期以來,在生產收購、調撥和出口上,沒有一個較為科學的全國性標準,全憑感官檢驗,加之加工、包裝各地各不相同,造成等級混亂,價格懸殊,有的甚至摻雜摻假,損害了消費者利益。為了改變這種狀況,從1982年起商業(yè)部組織有關部門,通過調查、研究,起草了我國第一個黑木耳國家標準,并經國家標準局批準,從1986年8月1日起在全國實施,現(xiàn)摘錄質量指標如下: 
     
    一級:耳面黑褐色,有光亮感,背面灰色。無拳耳、流耳、蟲蛀耳和霉爛耳。朵片完整,直徑超過2厘米,耳片厚度1毫米以上。含水量不超過14%,干濕比1:15以上。含雜質量不超過0.3%。
     
    二級:耳面黑褐色,背面暗灰色。無拳耳、流耳、蟲蛀耳和霉爛耳。朵片基本完整,直徑超過1厘米,耳片厚度0.7毫米以上。含水量不超過14%,干濕比1:14以上。含雜質量不超過0.5%。 
     
    三級:耳的色澤為黑褐色至淺棕色。拳耳不超過1%,流耳不超過0.5%,無蟲蛀耳和霉爛耳。朵形小或含碎片,但直徑超過0.4厘米。含水量不超過14%,于濕比1:12以上。含雜質量不超過1%。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lián)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guī)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