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濱海縣東坎鎮(zhèn)菌農通過多年的平菇栽培實踐,摸索出“切塊、立起、覆土”平菇高產六字經,使平菇畝產量比過去增加2000多斤,增產幅度達30%左右,同時,生產成本大大下降。其高產經驗主要是“切塊、立起、覆土”三個環(huán)節(jié)。
所謂“切塊”:就是指在畦床栽培的第二潮菇采收結束時,將床面殘留的死菇、菌柄等清理干凈,用銳刀將栽培料切成多個50厘米×20厘米左右的菌塊,然后用鏟子從培養(yǎng)料下面插入并擺動幾下,將菌塊端起。切塊的要求是銳刀必須與栽培料垂直切下,菌塊四周要切得光滑并成形。鏟子端時要小心,不能把菌塊弄碎。
所謂“立起”:就是將鏟起的菌塊一一豎起來。立起的要求是先將床面或畦面打掃干凈,并撒一層干石灰,然后將菌塊排成行。行距30厘米,行向朝通風口。菌塊底面若有老菌皮應用銳刀將其劃開,有霉爛處應挖去并撒上干石灰;遇到個別菌塊霉變嚴重時,可將菌塊轉運他處隔離處理;有些菌塊失水嚴重時,可將菌塊浸入水中。經過切塊、立起以后的管理方法同畦床栽培的一般管理。
第三潮菇采收結束料面清理后,再以同樣的方法將上述50厘米×20厘米的菌塊再分成4~6個小菌塊,進行第四潮菇的管理。
所謂“覆土”:就是指第四潮菇采收結束料面清理后,將小菌塊立起埋在冬閑稻田或菜地、空地里。菌塊之間相距8~9厘米,要求覆土的土壤含水量70~75%,pH值7~7.5。覆土厚度以2~3厘米為宜,面上的土要松散。覆土后加強管理,保持土面濕潤,外用支架作拱,蓋膜,遮蔭。一個月菌絲長滿土面后,加大通風量,才能保證子實體順利出土。其管理方法與畦床栽培相同。若管理得好,還可收到1~2潮菇。
這種方法好處很多,一是出菇面積大,產量高,品質好。有效出菇面積較原來的高3~5倍。二是防病性好。苗塊噴水時不積水、不腐爛。豎起的菌塊相互之間通氣性好,雜菌不易生長。三是覆土能保溫、保濕,增添養(yǎng)料,菇質好。四是投入少或不需增加任何投入,即可增加出菇面積,提高產量。但在實踐中必須與補充養(yǎng)分有機地結合進行。
所謂“切塊”:就是指在畦床栽培的第二潮菇采收結束時,將床面殘留的死菇、菌柄等清理干凈,用銳刀將栽培料切成多個50厘米×20厘米左右的菌塊,然后用鏟子從培養(yǎng)料下面插入并擺動幾下,將菌塊端起。切塊的要求是銳刀必須與栽培料垂直切下,菌塊四周要切得光滑并成形。鏟子端時要小心,不能把菌塊弄碎。
所謂“立起”:就是將鏟起的菌塊一一豎起來。立起的要求是先將床面或畦面打掃干凈,并撒一層干石灰,然后將菌塊排成行。行距30厘米,行向朝通風口。菌塊底面若有老菌皮應用銳刀將其劃開,有霉爛處應挖去并撒上干石灰;遇到個別菌塊霉變嚴重時,可將菌塊轉運他處隔離處理;有些菌塊失水嚴重時,可將菌塊浸入水中。經過切塊、立起以后的管理方法同畦床栽培的一般管理。
第三潮菇采收結束料面清理后,再以同樣的方法將上述50厘米×20厘米的菌塊再分成4~6個小菌塊,進行第四潮菇的管理。
所謂“覆土”:就是指第四潮菇采收結束料面清理后,將小菌塊立起埋在冬閑稻田或菜地、空地里。菌塊之間相距8~9厘米,要求覆土的土壤含水量70~75%,pH值7~7.5。覆土厚度以2~3厘米為宜,面上的土要松散。覆土后加強管理,保持土面濕潤,外用支架作拱,蓋膜,遮蔭。一個月菌絲長滿土面后,加大通風量,才能保證子實體順利出土。其管理方法與畦床栽培相同。若管理得好,還可收到1~2潮菇。
這種方法好處很多,一是出菇面積大,產量高,品質好。有效出菇面積較原來的高3~5倍。二是防病性好。苗塊噴水時不積水、不腐爛。豎起的菌塊相互之間通氣性好,雜菌不易生長。三是覆土能保溫、保濕,增添養(yǎng)料,菇質好。四是投入少或不需增加任何投入,即可增加出菇面積,提高產量。但在實踐中必須與補充養(yǎng)分有機地結合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