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水稻栽插后還需精心管

   日期:2015-09-11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82    
    “三分栽,七分管”。在雜交水稻栽插后,根據不同的生長發育時期,進行科學的田間管理,是奪取水稻優質高產的關鍵技術措施。那么,我們應當注意哪些環節呢?筆者近日走訪武勝縣農業局高級農藝師王鵬飛、程鳳翔,請他們就相關技術措施作了講解。 
    科學管水 
    一、薄水分蘗秧苗進入分蘗期后,應以淺水灌溉為主,一般稻田應保持0.5-1寸水層為宜,過深會抑制分蘗和推遲分蘗時間,并造成高位分蘗;水層過淺會導致過多分蘗,消耗植株養分,形成大量無效分蘗。 
    二、曬田控苗雜交水稻分蘗達到一定數量后,要排水適度曬田,以控制后期無效分蘗。但曬田必須因地因時進行,在水源無保證,天氣預報有可能出現夏旱、伏旱的地方,則不能盲目曬田,否則會造成水稻中后期缺水受旱減產。 
    三、足水孕穗雜交水稻在孕穗期中需要充足的水分,這一階段稻田應以采取淺水勤灌,保證“養胎水”的灌溉方法為宜,保持1-2寸水層。 
    四、濕潤灌漿雜交水稻在灌漿期中應進行間歇灌溉,確保稻田濕潤狀態,以促進植株內有機物質向籽粒轉運,減少空殼秕粒,增加千粒重。水稻進入黃熟階段(收割前5- 7天),稻田應排水落干,這樣不僅有利籽粒充實飽滿,而且有利于田間收獲和提高下季作物的耕地質量。 
    合理施肥 
    一、早施分蘗肥從移栽至幼穗開始分化以前的追肥,都稱為分蘗肥。以速效氮肥為主,一般中苗秧栽后5- 7天和15天左右各施1次,每次畝施尿素4- 5公斤;大苗秧栽后5- 7天畝施尿素5公斤左右;小苗秧穩根后,畝用清糞水500公斤加尿素1- 2公斤潑苗,始蘗后畝施尿素4公斤,隔5- 7天后再畝施尿素5公斤。施肥應搶晴施,淺水施,邊施邊薅,薅肥入泥,減少流失。 
    二、巧施穗肥從幼穗開始分化到抽穗以前的追肥,都稱穗肥。前期追肥適當,群體苗數適宜,個體長勢平穩,施保花肥,畝用尿素3公斤左右;前期追肥不足,群體苗數偏少,個體長勢偏差,曬田復水后畝施尿素3公斤左右,減數分裂期前后畝施尿素2公斤左右;前期追肥較多,群體苗數偏多,個體長勢偏旺,可不施穗肥。 
    三、補施粒肥抽穗稍前和以后的追肥,叫粒肥或壯籽肥。對前期施肥不足,表現脫肥發黃的田,一般畝用尿素1公斤,稀釋100倍,在午后閉花時或揚花后進行噴施,對延長葉片壽命,防止根系早衰,提高籽粒蛋白質含量有重要作用;對有貪青徒長田,畝用過磷酸鈣1%- 2%的溶液或0.3%- 0.5%的磷酸二氫鉀溶液作根外葉面追肥,可促進養分運輸,提早成熟,增加粒重。 
    綜防病蟲 
    一、常見病蟲水稻返青分蘗期常有薊馬、螟蟲、稻苞蟲、葉稻瘟病、白葉枯病和紋枯病等病蟲病害危害,在拔節長穗期,有螟蟲、稻瘟病、紋枯病、白葉枯病等多種病蟲病害危害,抽穗結實期以后有紋枯病、稻瘟病、穗頸瘟、稻飛虱、稻縱卷葉螟粘蟲等病蟲病害危害。 
    二、防治辦法具體應根據植保部門測報情況與防治措施及時綜合防治。重點抓好稻瘟病防治。對于葉瘟,要深入稻瘟病常發田、老病田進行調查,發現一塊,治理一塊,以防擴散蔓延,具體做法是:本田從分蘗期開始,如發現發病中心或葉上急性型病斑;每畝用40%稻瘟靈100毫升進行防治。預防穗頸瘟的關鍵是把住重點區域、藥劑對路。施藥關鍵(破口初期)期是否把住,施藥稻田是否有水,將直接影響頸瘟的防治效果。穗頸瘟防治的最佳時期是破口初期(即主穗破口見穗5%)至齊穗期,本著“先破口先施藥,后破口后施藥”的原則施第一次藥劑,在這段時間內,施藥越早越好。廣大農戶要準確觀察掌握水稻破口期,抓住晴好天氣,適時施藥。如天氣預報破口期有降雨天氣出現,須提前到孕穗末期(大肚期)搶晴施第一次藥;重點防治田在5- 7天后施第二次藥,但不能遲于齊穗期,以保證防治效果。第一次在破口初期,用75%三環唑可濕性粉劑30克/畝;第二次在齊穗期,選用40%稻瘟靈100毫升/畝,或30%克瘟散100毫升/畝,或21.2%加收熱必100克/畝任一種。機動噴霧器每畝兌水7.5- 10公斤,手動噴霧器每畝兌水40- 50公斤。預防穗頸瘟只能使用單劑,不得使用復配制劑。 
    三、注意問題防病治蟲需要注意幾個問題。一是施藥期遇連續雨日天氣,要搶晴施藥或在下雨前2-3天施藥,同時必須查施藥后的防治效果;二是出現葉瘟稻田及周圍田塊,必須以預防頸瘟為重點,兼治其它蟲害;三是施藥稻田必須保持淺水層,否則不僅影響防治效果,而且稻田過早斷水,空殼率將迅速增加、千粒重明顯降低;四是“硫磺型”、“異稻型”三環唑、施稻靈、異稻瘟凈不能用于穗頸瘟的防治。 
    適時收獲 
    收獲過早,部分谷粒尚未充實,既影響產量,碾米時碎米多,品質和出米率都會明顯下降;收獲過遲,又易脫粒而造成損失。一般在90%- 95%的谷粒變黃,穗枝梗已變黃,大多數再生芽伸長2厘米以上時為收獲適期,應抓緊晴好天氣,及時收割。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